高一计算机组装知识库
项目一 计算机组装基础
项目三 组装计算机
项目二 认识和选购主板
项目四 设置BIOS和硬盘分区
项目五 安装Windows 7/10 操作系统
项目六 安装软件并测试计算机性能
项目七 维护计算机
本文档使用汝城职校知识库发布
-
+
首页
项目二 认识和选购主板
# 项目二:选配计算机硬件 本项目主要聚焦于计算机硬件中的主板和CPU,涵盖其认识、选购相关知识与要点,助力读者深入了解并正确选择适合的主板和CPU,为计算机组装奠定坚实基础。 ## 一、主板 ### (一)认识主板(书:17页) 1. **主板定义与功能**:主板是机箱内核心电路板,安装有主要电路系统,为计算机部件提供插槽和接口,是各硬件连接的工作平台,对计算机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2. **主板类型** - **ATX(标准型)(书:18页)**:主流板型,尺寸为长305mm×宽244mm,插槽多,扩展性强,如常见的标准ATX板型主板有7条插槽,占8条槽位。 - **Micro - ATX(紧凑型)(书:18页)**:ATX简化版,“小板”,扩展槽少,PCI插槽常为3个或以下,市场占有率高,宽度同ATX为244mm,长度缩为218mm,呈正方形,如某款Micro - ATX板型主板有4条扩展槽,占5条槽位。 - **E - ATX(加强型)(书:18页)**:因多通道内存模式发展需求产生,宽度增加,长度保持305mm,宽度一般为277mm,多用于服务器或工作站,如部分服务器主板配备支持多通道内存插槽。 - **Mini - ITX(迷你型)(书:18页)**:基于ATX架构,适用于小空间计算机,尺寸170mm×170mm,仅1条扩展插槽,占2条槽位,提供2条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内存和单显卡运行,如用于汽车、置顶盒等设备的主板。 | 特性 | Mini - ITX | Micro ATX | ATX | E - ATX | | ---- | ---- | ---- | ---- | ---- | | PCI - E x16插槽 | 1 | 2 | 3 - 5 | 3 - 5 | | PCI - E x4 M.2插槽 | 1 - 2 | 2 - 4 | 2 - 5 | 4 - 6 | | RAM DIMM插槽 | 2 | 2 - 4 | 4 | 4 | | VRM电源相位 | 11 | 11 - 15 | 11 - 22 | 18 - 22 | | SATA接口 | 2 - 4 | 6 | 6 | 6 | | 后置USB 2.0接口 | 1 - 2 | 2 - 4 | 2 - 4 | 0 | | 后置USB 3.0接口 | 2 - 4 | 2 - 6 | 2 - 8 | 8 - 10 | | 风扇和散热头 | 2 - 3 | 4 - 6 | 4 - 10 | 6 - 10 | | RGB接口 | 1 - 2 | 3 - 5 | 4 - 6 | 4 - 6 | >i **信息提示** > > 选择主板外形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决定,因此我们创建了一个表格,概述了每种外形规格之间功能的主要差异。 | 规格 | 尺寸(长×宽,单位:毫米) | | ---- | ---- | | Mini - ITX | 170×170 | | Micro ATX | 244×244 | | ATX | 305×244 | | E - ATX | 305×330(一般情况,不同产品可能有差异) | >i **信息提示** > > 这些主板规格在尺寸上有明显的区别,Mini - ITX是最小的,适用于小型机箱;Micro ATX适中,较为常见;ATX是标准的全尺寸主板;E - ATX则更大,通常用于高端工作站或服务器主板,提供更多的扩展插槽和功能。 3. **主板芯片(书:19页)** - **芯片组**:主板核心,决定主板级别档次,由南桥和北桥芯片组成(现多封装在一起),北桥负责CPU、内存和显卡数据交流,南桥负责存储设备和PCI总线数据流通。 - **BIOS芯片**:存有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可识别硬件、设置引导设备和调整CPU外频,能写入数据。 - **CMOS电池**:为CMOS芯片后备供电,保存系统硬件配置和参数设定,型号常为CR2032,确保BIOS设置在关机或掉电时不丢失。 - **集成声卡芯片(书:20页)**:集成声音主处理和解码芯片,处理计算机音频。 - **集成网卡芯片(书:20页)**:整合网络功能,不占独立网卡插槽或USB接口,兼容性和稳定性好。部分主板还有板载显卡(现多被处理器显卡取代)。 4. **扩展槽** - **PCI - Express插槽(显卡插槽)(书:21页)**:多为3.0版本,规格有x1、x4、x8和x16,x16性能最强,通过引脚长短判断性能,插槽越多越能发挥显卡性能。==(可以通过PCI-E的长度来判断,具体看下面的图片)== -  | 插槽类型 | 尺寸描述 | 针脚数量 | | ---- | ---- | ---- | | PCIe X16 | 长 | 164针 | | PCIe X8 | 中长 | 98针 | | PCIe X4 | 中短 | 64针 | | PCIe X1 | 短 | 36针 | - **SATA接口(串行插槽)**:用于连接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支持热插拔,传输速度快,如主流SATA3.0带宽6Gbit/s。  - **M.2插槽(NGFF插槽)**:热门存储设备插槽,带宽大(如M.2 Socket3带宽达32Gbit/s,传输速度约4GB/s),传输快,占用空间小,用于高端固态硬盘,支持多种尺寸和模式。 - **CPU插槽**:依CPU类型而异,由固定罩、杆和插座组成,安装CPU前需操作固定杆,且插槽型号与CPU接口类型对应。 - **内存插槽(DIMM)**:主流为DDR4、DDR5,不同芯片组支持内存类型不同,DDR4插槽工作电压1.2V,金手指触点288个,支持多种工作频率(如2133/2400/2666/3200MHz)。 - **主电源插槽**:多为通用20 + 4pin供电,位于主板长边中部。 - **辅助电源插槽(CPU供电插槽)**:为CPU提供辅助电源,多为8pin或兼容的4pin接口。 - **CPU风扇供电插槽**:标记为CPU - FAN,为CPU散热风扇供电,部分主板需风扇供电插头插入才允许启动计算机。 - **机箱风扇供电插槽(书:23页)**:标记为SYS FAN或CHA FAN,为机箱散热风扇供电。 - **USB插槽(书:25页)**:有3.0和2.0两种规格,3.0插槽19枚针脚,右上角缺针,下方中部有防呆缺口;2.0插槽9枚针脚,右下方针脚缺失,为机箱USB接口提供数据连接。 - **机箱前置音频插槽**:对应机箱前面板耳机和麦克风接口,9枚针脚,8脚无针脚,位于集成声卡芯片附近。 - **主板跳线插槽**:包括电源开关(PWR - SW)、复位开关(RESET)、电源指示灯(PWR - LED)、硬盘指示灯(HDD - LED)、扬声器(SPEAKER)等插槽,为机箱面板指示灯和按钮提供控制连接。部分主板还有其他特殊插槽,如灯带供电、可信平台模块、雷电拓展插槽等。  | PIN | 功能 | 描述 | | ---- | ---- | ---- | | 1 | HDD_LED+ | 硬盘指示灯正极 | | 2 | HDD_LED- | 硬盘指示灯负极 | | 3 | PWR_LED+ | 电源指示灯正极 | | 4 | PWR_LED- | 电源指示灯负极 | | 5 | +5V | +5V电源 | | 6 | Ground | 接地 | | 7 | Speaker | 蜂鸣器 | | 8 | PWR_SW | 电源开关 | | 9 | Reset | 复位开关 | | 10 | Ground | 接地 |  5. **外设接口(I/O接口)** - **功能按钮**:如刷写BIOS按钮和清除CMOS按钮,用于BIOS刷写和解决因硬件更换或设置错误导致的开机问题。 - **USB接口**:常见黑色USB2.0接口(传输速率60MB/s)、蓝色USB3.0接口(500MB/s)、红色USB3.1接口(1200MB/s),还有Type B型(用于部分打印机、扫描仪)和正反可插、传输速度高的Type C型(广泛用于智能手机)。 - **RJ45接口(网络接口或LAN口)**:用于连接网线,实现数据传输,是局域网和ADSL宽带上网用户网络设备间网线连接的常用接口。 - **外置天线接口**:连接外置Wi - Fi天线,使主板支持Wi - Fi和蓝牙功能(需预装无线模块)。 - **音频接口**:常见五孔一光纤音频接口,包括光纤输出(SPDIF OUT)、后置环绕声道(REAR)、中置和低音声道(C/SUB)、麦克风(MIC IN,粉色)、音响或耳机(LINE OUT,浅绿色)、音频设备输入(LINE IN,浅蓝色)。 - **视频输出接口**:有VGA(模拟信号传输,15针孔D型接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DVI(分DVI - D接收数字信号和DVI - I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HDMI(音视频同时输出,画面质量与DVI相同且优于VGA)三种,部分主板还保留双色PS/2接口(键鼠两用或单一支持键盘或鼠标)。 ### (二)主板主要性能参数 1. **芯片** - **芯片厂商**:主要有Intel、AMD和NVIDIA三家。 - **芯片组结构**:如南北桥芯片组合形式等。 - **芯片组型号**:不同型号性能和价格不同,影响主板整体性能。 - **集成芯片**:包括显示、音频、网络等芯片,影响相关功能实现。 2. **CPU规格** - **CPU品牌**:主要有Intel和AMD,需与主板支持的CPU品牌匹配。 - **CPU类型**:不同类型运行速度有差异,影响计算机性能。 - **CPU插座**:与CPU接口类型对应,确保正确安装。 3. **内存规格** - **最大内存容量**:决定计算机可处理数据量,容量越大处理能力越强。 - **内存类型**:主流为DDR4,相比DDR3数据传输能力更强。 - **内存插槽**:插槽数量影响可安装内存数量,进而影响内存扩展能力。 - **内存通道**:有双通道、三通道和四通道等模式,理论上双通道可使同等规格两条内存带宽增长一倍。 4. **扩展插槽** - **PCI - E插槽数量**:数量多可支持更多显卡模式,充分发挥显卡性能。 5. **其他性能** - **对外接口数量和类型**:决定可连接外部设备数量和种类,如USB接口数量、视频输出接口类型等。 - **供电模式**:多相供电可提供更大电流,降低电路温度,使核心电压信号更稳定。 - **主板板型**:影响安装设备数量、机箱大小和计算机升级可能性,如ATX板型扩展性强,Mini - ITX板型适用于小空间。 - **电源管理功能**:优秀的电源管理可节约电能,保障计算机正常工作,提升主板性能。 - **BIOS性能**:如能否方便升级、是否具有防病毒功能等,影响主板功能和安全性。 - **多显卡技术支持**:如NVIDIA的多路SLI技术和ATI的CrosFire技术,需主板支持才能实现多显卡协同工作提升显示性能。 ### (三)主板选购注意事项(书:27页) 1. **支持的CPU**:先确定CPU,再选与之匹配芯片组的主板,确保主板能发挥CPU性能。 2. **考虑用途**: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如游戏发烧友和图形设计人员选高性能主板,普通办公和娱乐用户选中低端主板,同时注重扩充性和稳定性。 3. **注意扩展性**:优先考虑扩展性,确保主板有足够扩展插槽,以满足未来升级或添加部件需求,如增加内存、更换CPU等。 4. **对比性能指标**:同价位对比性能指标或同性能对比价位,挑选性价比高的主板。 5. **鉴别真伪** - **芯片组**:正品标识清晰、整齐、印刷规范,假冒品多由旧货打磨,字体模糊、歪斜。 - **电容器**:正品采用名牌大容量电容器,假冒品为杂牌小容量电容器。 - **产品标识**:正品印刷清晰,有厂商缩写和序列号,假冒品模糊。 - **输入/输出接口**:正品接口可看到厂商名称,假冒品无。 - **布线**:正品布线均匀美观,假冒品凌乱。 - **焊接工艺**:正品焊接到位,贴片电容整齐,假冒品焊接不到位,贴片电容排列不整齐。 6. **选购主流品牌** - **一类品牌**:如华硕、微星、技嘉,研发强、更新快、高端产品质量优,市场认可度高。 - **二类品牌**:如映泰、华擎,某些方面略逊但有实力和特色。 - **三类品牌**:如盈通、昂达,价格低但性能和售后相对较弱。 7. **售后服务**:大品牌主板保修三年或五年,服务网点多;小品牌或无品牌主板保修短,网点少,技术实力弱。 ## 二、CPU ### (一)认识CPU(书:29页) CPU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含运算器和控制器,是计算机指挥中心,负责指令执行、数据存储运算、传输及控制输入输出操作。外观分正面(参数面,刻有产品参数)和背面(安装面,与主板CPU插槽接触),有防误插缺口、标记和产品二维码(用于防伪和产品统筹)。 ### (二)主要性能参数(书:30页) 1. **生产厂商**:主流为Intel和AMD。Intel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产品有奔腾、酷睿、凌动等系列;AMD是全球第二大微处理器芯片供应商,产品有锐龙、翼龙、速龙和闪龙等系列,锐龙系列性能最强。 2. **频率** - **CPU频率**:时钟频率,代表运算速度,单位有Hz、MHz、GHz,实际频率 = 外频×倍频。 - **外频**:与主板同步运行速度,即基准频率。 - **倍频**:运行频率与外频差距参数,倍频越高,频率越高。 - **睿频**:智能提升频率技术,启动程序后自动加速,如Intel的TB技术和AMD的TC技术,可提升运行速度10% - 20%。 3. **内核(书:31页)** - **核心数量**:从单核发展到多核,多核心利于多任务并行处理,但需软件优化,如双核心CPU在支持多任务处理技术软件中可提升效率。 - **线程数**:程序调度单位,多线程可提高运算部件利用率,线程数越多性能越高,如Intel酷睿第三代i7系列有8线程和12线程产品。 - **核心代号**:同系列CPU核心代号可能不同,如Intel有Trinity、SandyBridge等,AMD有Richland、Zambezi等。 - **热设计功耗(TDP)**:满负荷可能达到的最高功耗,散热器需保证在此功耗下CPU温度在设计范围内,相同核心数量下,TDP越小性能越好,主流CPU有多种TDP值。 4. **缓存** - **缓存定义与作用**:高速数据交换存储器,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速度快,分为L1、L2和L3。 - **各级缓存特点**:L1缓存位于内核旁,与CPU结合紧密,容量最小(单位KB),但对运行效率影响大;L2缓存存放操作系统指令、程序数据等,容量越大系统速度越快(单位MB);L3缓存可降低内存延迟,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性能(单位MB),在CPU核心不变时,增加L2或L3缓存容量可大幅提高性能,选购时标准高速缓存通常指最高级缓存容量。 5. **处理器显卡(核心显卡)**:将显示芯片集成于CPU中,依托CPU运算能力和能效调节设计,降低功耗,提升图形处理性能和应用体验,缩减数据周转时间,提升处理效能,降低芯片组功耗,部分情况下可与独立显卡协同工作,如在Windows 7及更高版本操作系统中,部分AMD独立显卡安装后可设置与处理器显卡协同处理。 6. **接口类型**:不同接口类型对应不同主板插槽,不能互插。Intel接口类型有LGA2011 - v3、LGA2011、LGA1700、LGA1151、LGA1150、LGA1155等;AMD接口类型多为插针式,包括AM4、AM3+、FM1、FM2、FM2+等。 7. **内存控制器与虚拟化技术** - **内存控制器**:控制内存与CPU数据交换,决定计算机系统内存性能相关重要参数,如最大内存容量、内存类型和速度等,CPU产品规格应标明支持的内存类型。 - **虚拟化技术**:包括纯软件和硬件辅助虚拟化方式,支持硬件VT技术的CPU在虚拟化应用中效率更高,目前主要有Intel VT - x、Intel VT和AMD VT三种。 ### (三)选购注意事项 1. **选购原则** - **低性能需求用户**:如日常办公、简单娱乐,可选Intel奔腾或赛扬双核、AMD速龙双核等低端CPU产品。 - **中等性能需求用户**:如一般游戏、编程等,可选Intel酷睿i3系列、AMD速龙II和翼龙II系列等中低端产品。 - **高性能需求用户**:如游戏玩家、图形图像设计人员,可选Intel酷睿i5系列、AMD 6核心产品等高端CPU。 - **专业或发烧游戏玩家**:应选最先进产品,如Intel酷睿i7系列、AMD锐龙系列。 2. **识别真伪(以Intel CPU为例)** - **验证产品序列号**:正品序列号印在包装盒产品标签上,应与盒内保修卡序列号一致。 - **查看封口标签**:正品包装盒封口标签仅在一侧,透明色白字,颜色深且清晰。 ## 三、认识和选购内存 ### (一)内存概述 内存(Memory)又称主存或内存储器,其主要功能是暂时存放CPU的运算数据及交换数据,是决定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任务旨在全面认识内存,包括其结构、类型、性能参数以及选购方法。 ### (二)内存结构 1. **内存芯片与散热片** - 内存芯片是内存最重要的部件,负责临时存储数据。散热片安装在芯片外部,可降低内存工作温度,提升工作性能。 2. **金手指** - 金手指是内存与主板连接的关键部分,DDR4内存的金手指采用曲线设计,接触稳定且拔插方便,其宽度比两边更宽,呈明显曲线形状。 3. **卡槽与缺口** - 卡槽与主板内存插槽上的塑料夹角配合,将内存固定在插槽中。缺口则与内存插槽中的防凸起设计配对,防止内存插反。 ### (三)内存类型 1. **DDR2内存** - DDR2是DDR内存的第二代产品,相比第一代DDR内存,具有两倍以上的内存预读取能力(达到4bit预读取)。它能在100MHz的发信频率基础上提供每插脚最少400MB/s的带宽,接口运行电压为1.8V,降低了发热量,便于提高频率。不过,DDR2已逐渐被淘汰,在二手计算机市场可能还会出现。 2. **DDR3内存** - DDR3内存从DDR2的4bit预读取升级为8bit预读取,采用0.08μm制造工艺,核心工作电压从1.8V降至1.5V,功耗比DDR2节省30%。在目前多数家用计算机中仍被广泛使用。 3. **DDR4内存** - DDR4内存是最新一代内存类型,具有16bit预读取机制(DDR3为8bit),在相同内核频率下理论速度是DDR3的两倍;传输规范更可靠,数据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工作电压降为1.2V,更加节能。 4. **DDR5内存** - DDR5内存的主要特性是芯片容量,其实际带宽相比DDR4有显著提高(如在3200MT/s和4800MT/s速度开始(M:Million 兆,T:Times 次,例如,1000MT/s 就是:每秒1000兆次数据传输,反映单位时间内的传输速率),与DDR4 - 3200相比,实际带宽高出87%),单片芯片密度超过16Gb。其I/O带宽为3.2 - 6.4Gb/S,内存带宽是DDR4的两倍,内存频率从3200MHz起步,主流频率可提升至6400MHz,电源电压降至1.1V,允许波动范围为±0.033V。每个模块使用两个独立的32/40位通道,具有改进的命令总线效率、更好的刷新方案和增加的存储体组,能获得额外性能。 ### (四)内存主要性能参数 1. **基本参数** - **类型**:主流类型为DDR4、DDR5,按工作性能分类。 - **容量**:以GB为单位,代表内存存储数据的多少,是选购时优先考虑的指标。单条内存容量有2GB、4GB、8GB、16GB等,还有如2x2GB、2x4GB、2x8GB、8x4GB、4x4GB、2x16GB等套装容量。内存套装由同一型号的多条内存搭配销售,价格相对合理且系统稳定性优于单条内存组合,受商业用户和超频玩家喜爱。 - **频率**:指内存的主频(工作频率),代表内存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主频越高速度越快。DDR3内存主频有1333MHz及以下、1600MHz、1866MHz、2133MHz、2400MHz、2666MHz、2800MHz及以上几种;DDR4内存主频有2133MHz、2400MHz、2666MHz、2800MHz及以上几种;DDR5内存频率从3200MHz起步,主流频率会提升至6400MHz。 2. **技术参数** - **工作电压**:不同类型内存工作电压不同,DDR3约1.5V,DDR4约1.2V,DDR5约1.1V,电压越低电能消耗越小,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 **CL值**:CL(列地址控制延迟)是指从读命令有效开始到输出端可提供数据的时间。普通用户无需过度关注,同等工作频率下,CL值低的内存速度更快。 ### (五)内存选购注意事项 1. **其他硬件支持** - 不同类型主板支持不同内存类型,选购内存时需考虑主板支持情况。此外,CPU对内存位宽支持重要,组建多通道内存时,主板和CPU需支持多通道技术。 2. **识别真伪** - **网上验证**:可到内存官方网站或通过官方微信验证内存真伪,如金士顿内存提供了相应的验证网页和微信验证方式。 - **售后**:名牌内存通常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如一年包换三年保修,甚至终生包换承诺,购买此类产品可保障质量。 - **价格**:购买内存时价格重要,但价格过低时需警惕是否为打磨过的产品,应货比三家选择合适价格的内存。 # 四、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书:第39页) ## 一、机械硬盘 ### (一)外观与结构 1. **外部结构** - 机械硬盘的外形是矩形盒子,正面有记录硬盘相关信息的铭牌,如硬盘型号、容量、生产日期、序列号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用户识别硬盘的基本参数和身份标识。 - 背面则是促使硬盘工作的主控芯片和集成电路,主控芯片负责控制硬盘的读写操作、数据传输以及与计算机系统的通信等关键功能,集成电路则为硬盘的各个部件提供必要的电气连接和信号处理。 - 后侧有“L”形的电源线接口和数据线接口,通常长一点的是电源线接口,用于连接电源为硬盘供电;短一点的是数据线接口,通过SATA数据线与主板SATA插槽连接,实现硬盘与计算机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 2. **内部结构** - 主要由主轴电机、盘片、磁头和传动臂等部件组成。盘片是存储数据的介质,通常将磁性物质附着在盘片上,硬盘中的盘片一般有1 - 10个,且盘片数越少在相同总容量条件下性能越好。 - 主轴电机负责带动盘片高速旋转,当硬盘工作时,主轴电机使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的速度转动,为数据的读写提供基础。 - 磁头用于在盘片上读写数据,每个盘片的上下两面各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有极其微小的间距,在工作时磁头悬浮在盘片上方,通过感应盘片上磁性物质的变化来读写数据,若磁头碰到高速旋转的盘片,会导致数据破坏和磁头损坏。 - 传动臂则在电路控制下精确移动磁头,使其定位到指定的磁道位置,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准确读写。 ### (二)主要性能参数 1. **容量** - 容量是选购机械硬盘时首要考虑的性能指标之一,包括总容量、单碟容量和盘片数三项重要参数。 - 总容量以GB和TB为单位,目前主流的硬盘容量从500GB到10TB不等,它直接决定了用户能够使用的存储空间大小。 - 单碟容量指每张硬盘盘片的容量,其记录密度同数据传输率成正比,是硬盘容量最重要的性能参数,目前最大的单碟容量已达到2TB以上。在相同总容量下,单碟容量越大,意味着数据存储在更少的盘片上,可提升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 - 盘片数一般为1 - 10个,由于硬盘的盘片数有限,在总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盘片数越少,硬盘的性能相对越好,因为减少盘片数可以降低机械结构的复杂性和寻道时间等。需要注意的是,硬盘厂商与计算机在容量计算上采用不同进制,硬盘厂商以每1000为一进制(1000字节为1KB,1000KB为1MB等),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1024字节为1KB,1024KB为1MB等),这导致硬盘标注容量与计算机实际显示容量存在“缩水”现象,如标注2TB的硬盘,计算机上显示约1.9TB。 2. **接口** - 目前机械硬盘主要采用SATA接口,即Serial ATA(串行ATA)。SATA接口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结构简单,还支持热插拔功能,这使得用户在不关闭计算机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插拔硬盘(但不建议频繁热插拔,以免损坏硬盘和数据)。 - 目前主要使用的SATA包含2.0和3.0两种标准接口,SATA2.0标准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300MB/s,SATA3.0标准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600MB/s,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加快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尤其是在读写大量数据时表现更为明显。 3. **传输速率** - **缓存**:缓存的大小与速度对硬盘传输速度有直接影响。当硬盘处理零碎数据时,需要在硬盘与内存之间频繁进行数据交换,若缓存较大,就可以暂存这些零碎数据,减轻系统负荷并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有8MB、16MB、32MB、64MB、128MB和256MB等不同规格,较大的缓存有助于提升硬盘在处理小文件和随机读写操作时的性能。 - **转速**:转速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以每分钟多少转(RPM,r/min)来表示,是衡量硬盘档次和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常见的主流硬盘转速有5400r/min、5900r/min、7200r/min和10000r/min四种。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越快,数据传输速度也相应提高,因为更快的转速意味着磁头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扫描更多的盘片区域,从而更快地定位和读写数据。例如,7200r/min的硬盘相比5400r/min的硬盘在读写速度上通常有明显提升,尤其在读取大型文件或运行对硬盘读写速度要求较高的程序(如大型游戏、视频编辑软件等)时表现更为突出。 - **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在接收到系统指令后,磁头从开始移动到移动至数据所在磁道所花费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秒(ms)。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平均寻道时间越低,说明硬盘磁头定位数据的速度越快,产品性能越好。较低的平均寻道时间有助于减少系统等待硬盘响应的时间,提高计算机的整体运行效率,特别是在多任务处理和频繁访问不同数据块的情况下,优势更为明显。 ### (三)选购注意事项 1. **性价比**:通过计算每款产品的“每GB的价格”来衡量其性价比,用户可以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机械硬盘之间进行比较,选择价格相对合理且能满足自身存储需求的产品。性价比高的硬盘可以在有限的预算内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和相对较好的性能。 2. **售后**:由于硬盘中保存着重要的数据,售后服务至关重要。目前硬盘的质保期多在2年到3年,部分产品甚至长达5年。在质保期内,如果硬盘出现故障,用户可以享受免费维修或更换服务,这可以降低因硬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因此,在选购时应优先选择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品牌和产品,仔细了解厂家提供的质保政策和售后服务内容,如是否提供数据恢复服务(若硬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售后维修的响应时间等。 3. **品牌**:机械硬盘的品牌相对较少,市面上主要的生产厂家有希捷、西部数据、三星(主要产品为笔记本计算机硬盘)、东芝和HGST等。不同品牌在硬盘的质量、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知名品牌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更有优势,其产品的可靠性和兼容性相对较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预算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度来选择合适的机械硬盘品牌,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用户的使用评价和专业评测来做出决策。 ## 五、固态硬盘 ### (一)外观与结构 1. **外观** - 固态硬盘目前主要有三种外观样式。 - 与机械硬盘类似外观的固态硬盘较为常见,其外面有一层保护壳,内部是安装了电子存储芯片阵列的电路板,后侧设有数据线接口和电源接口,这种外观设计使其在安装和使用上与传统机械硬盘有一定的相似性,便于用户在现有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替换或升级。 - 裸电路板外观的固态硬盘直接将存储、控制和缓存芯片集成在电路板上,并加上接口组成,这种设计更为简洁紧凑,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壳空间,适用于一些对空间要求较高或追求极致简约设计的设备,如部分超小型笔记本电脑或工业控制设备等。 - 类显卡式外观的固态硬盘其接口可使用显卡的PCI - E接口,安装方式与显卡相同,外观上类似于显卡。这种设计使得固态硬盘可以直接安装在主板的PCI - E插槽上,利用PCI - E接口的高速带宽优势,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尤其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高端计算机系统或工作站,如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图形渲染等专业应用场景。 2. **内部结构** - 主要由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和缓存单元组成。 - 主控芯片是整个固态硬盘的核心器件,其作用类似于计算机的CPU,负责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承担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接口的任务,确保数据的高效读写和传输。当前主流的主控芯片厂商有Marvel1、SandForce、慧荣、群联、智微等,不同主控芯片在性能、兼容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影响固态硬盘的整体性能表现。 - 闪存颗粒是固态硬盘的存储单元,替代了机械硬盘中的盘片。固态硬盘中的闪存颗粒均为NAND闪存,因其具有非易失性存储特性,即断电后仍能保存数据,所以被广泛应用。根据电子单元密度的差异,NAND闪存构架分为SLC、MLC、TLC三种,它们在寿命和造价上有明显区别。SLC架构为单层电子结构,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区间小,寿命长(读写次数在10万次以上),但造价高,多用于企业级高端产品;MLC使用高低电压构建双层电子结构,寿命较长,造价相对可接受,常用于民用中高端产品,读写次数约5000次;TLC是MLC的延伸,达到3bit/cell,存储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造价成本最低,但使用寿命低(读写次数在1000 - 2000次),是当下主流厂商首选的闪存颗粒,适用于对成本敏感且对读写速度有一定要求的消费级产品,如普通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 缓存单元在固态硬盘中用于进行常用文件的随机性读写以及碎片文件的快速读写,其作用是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和速度,减少对闪存颗粒的直接读写次数,从而延长闪存颗粒的使用寿命。缓存芯片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主流的缓存品牌包括三星和金士顿等,缓存的大小和性能也会对固态硬盘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较大的缓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固态硬盘在处理多任务和随机读写操作时的性能表现。 ### (二)主要性能参数 1. **闪存颗粒构架** - 闪存颗粒构架对固态硬盘的性能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成本占固态硬盘成本的80%左右。 - SLC(单层式存储)架构具有单层电子结构,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区间小,这使得其寿命长,能够承受高达10万次以上的读写次数,但其造价高昂,因此主要应用于对数据可靠性和读写性能要求极高的企业级高端产品,如企业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场景,这些环境下需要保证数据的长期稳定存储和快速读写,SLC闪存颗粒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 MLC(多层式存储)架构采用高低电压构建双层电子结构,其寿命也较长,读写次数可达5000次左右,造价相对SLC较为可接受,所以常用于民用中高端产品,如一些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等,在提供较好性能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成本,满足普通消费者对存储速度和产品寿命的要求。 - TLC(三层式存储)架构是在MLC基础上发展而来,达到3bit/cel,存储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这使得在相同的芯片面积下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从而降低了单位容量的成本,成为当下主流厂商首选的闪存颗粒用于消费级产品。然而,其使用寿命相对较低,读写次数在1000 - 2000次,适用于普通家庭用户和一般办公场景,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其相对较低的价格和较大的容量可以满足日常的存储需求,如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文档、照片、视频等,虽然寿命有限,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也能满足一定的使用周期。 2. **接口类型** - 固态硬盘的接口类型众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包括SATA3、M.2(NGFF)、Type - C、mSATA、PCI - E、SATA2、USB3.0、SAS和PATA等,但其中最常用的是SATA3、mSATA、M.2(NGFF)和PCI - E四种接口。 - SATA3接口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与前面介绍的机械硬盘接口类似,其最大优势是技术成熟,兼容性好,能够充分发挥主流固态硬盘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中,适用于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日常存储需求,如安装操作系统、存储常用软件和文件等。 - mSATA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用于小型化装置的接口,新的控制器使其能够将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设备上,提供了与SATA接口标准相同的速度和可靠性。主要用于注重小型化的笔记本计算机,如商务本、超极本等,以及一些MATX板型的主板上也可能配备该接口的插槽,方便用户在有限的空间内扩展存储设备,提高系统的存储容量。 - M.2接口(原名NGFF接口)设计目的是取代mSATA接口,它在规格尺寸上更加小巧,传输性能也更好。M.2接口能够同时支持PCI - E通道以及SATA,这使得固态硬盘的性能大幅提升,并且还支持NVMe标准,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固态硬盘,性能提升效果显著。M.2接口的固态硬盘在高端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主板上越来越常见,尤其适用于追求高性能和小尺寸的用户,如游戏玩家、设计师等,他们需要快速的存储速度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游戏加载、图形处理等应用的性能。 - PCI - E接口对应主板上的PCI - E插槽,与显卡的PCI - E接口相同。PCI - E接口的固态硬盘最初主要用于企业级市场,因为它需要不同的主控芯片,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也较高。在目前市场上,PCI - E接口的固态硬盘定位为企业或高端用户,能够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满足企业级应用对大规模数据快速读写的需求,如大型数据库、云计算、虚拟化等场景,以及高端游戏玩家和专业图形处理用户对极致存储性能的追求。 ### (三)固态硬盘特点及选购注意事项 1. **优点** - **读写速度快**:固态硬盘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其读取速度比机械硬盘有显著优势。例如,常见的7200r/min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一般为12 - 14ms,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0.1ms甚至更低。这使得固态硬盘在系统启动、应用程序加载、文件拷贝等操作中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整体运行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例如,使用固态硬盘的计算机启动系统可能只需几秒钟,而使用机械硬盘则可能需要几十秒甚至更长时间;在加载大型游戏或专业软件时,固态硬盘也能让用户更快地进入工作或娱乐状态。 - **防震抗摔性**: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部件,采用闪存存储数据,因此不怕震摔。这一特性使其在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和一些可能受到震动或冲击的环境中具有明显优势,降低了因意外碰撞导致硬盘损坏和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设备的可靠性。例如,在笔记本电脑不慎掉落或受到颠簸时,固态硬盘更有可能保持数据完整,而机械硬盘则可能因磁头与盘片碰撞而损坏数据。 - **低功耗**:固态硬盘的功耗低于传统机械硬盘,这有助于延长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对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依靠电池供电的设备尤为重要。在相同使用条件下,使用固态硬盘的设备相比使用机械硬盘的设备可以减少电量消耗,增加设备的使用时长,提高设备的便携性和可用性。同时,低功耗也意味着在台式机中可以降低整体功耗,有助于节能减排。 - **无噪声**:固态硬盘没有机械电机和风扇,工作时噪声值为0dB,运行时非常安静。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安静的使用环境,尤其适用于对噪声敏感的场景,如办公室、图书馆、家庭卧室等。与机械硬盘在读写数据时发出的轻微嗡嗡声或咔哒声相比,固态硬盘的无噪声特性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减少噪音干扰。 - **轻便**:固态硬盘在质量上更轻,与常规机械硬盘相比,重量差异明显。这使得在笔记本电脑、超极本等对设备重量有要求的产品中,使用固态硬盘可以减轻设备整体重量,提高便携性,方便用户携带和移动使用。例如,在需要经常携带笔记本电脑外出办公或旅行的情况下,较轻的重量可以减轻用户负担,提升使用便利性。 2. **缺点** - **容量**:目前固态硬盘最大容量仅为4TB,相比机械硬盘的大容量(可达10TB甚至更高),在需要存储大量数据(如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视频编辑工作室的素材库等)时可能会受到限制。虽然随着技术发展,固态硬盘容量在不断提升,但在短期内仍无法完全满足对大容量存储有极高需求的用户。 - **寿命限制**:固态硬盘的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问题。SLC架构虽然寿命长(写入寿命达10万次以上),但造价高,应用场景有限;MLC构架写入寿命约5000次;而廉价的TLC构架写入寿命仅有1000 - 2000次。这意味着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数据写入量的累积,固态硬盘的性能可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数据存储错误或丢失的风险,特别是在频繁进行大量数据写入(如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器的日志记录等)的应用场景中,需要更加关注固态硬盘的寿命问题。不过,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磨损均衡算法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但无法完全消除寿命限制的影响。 # 六、认识和选购显卡(书:第46页) ## 一、显卡概述 显卡作为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之一,主要负责处理图像和图形相关的运算工作,并将处理后的结果输出至显示器,从而实现图像和视频的显示。它在计算机的整体性能表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图形处理、游戏娱乐、视频编辑以及3D建模等对视觉效果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显卡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的质量。 ## 二、显卡外观与结构 ### (一)主要组成部分 1. **显示芯片(GPU)** - 显示芯片又称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缩写为GPU)、显示核心、视觉处理器,是显卡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游戏机以及一些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其主要功能是处理软件指令,使显卡能够完成各种特定的绘图功能,如3D建模、纹理映射、光影效果计算等。由于在处理复杂图形任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显示芯片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因此通常会在其表面覆盖散热器以确保其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因过热而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 2. **散热片与散热器** - 散热片是直接与显示芯片接触的散热部件,其材质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如铝或铜等金属。散热片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显示芯片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在一些高性能显卡中,除了散热片外,还配备了散热风扇,组成主动式散热器。散热风扇通过强制空气流动,加速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过程,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显示芯片的温度。对于一些追求极致散热效果的用户或在极端超频情况下,甚至会采用水冷式散热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带走热量,散热效果好且噪声低,但成本较高且占用机箱空间较大。 3. **显存** - 显存是显卡中用于临时存储显示数据的关键部件,其容量和存取速度对显卡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显存就像是显卡的“工作内存”,它不仅决定了显卡能够同时处理的数据量大小,还直接影响到显示的分辨率和色彩位数。例如,当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或复杂3D场景时,需要大量的显存来存储纹理数据、顶点坐标等信息。如果显存容量不足,可能会导致图像卡顿、掉帧甚至无法正常显示。显存的存取速度则决定了数据在显存与显示芯片之间传输的快慢,速度越快,显卡在处理图形任务时的效率就越高。 4. **显示输出接口** - 显示输出接口是显卡与显示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连接端口,不同类型的接口在传输信号类型、传输带宽和兼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常见的显示输出接口包括DVI接口、HDMI接口、DP接口和VGA接口等。这些接口的多样化设计旨在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例如,DVI接口适用于追求高分辨率显示且对音频传输无需求的用户;HDMI接口则因其能够同时传输高清视频和音频信号而广泛应用于家庭影院和多媒体设备连接;DP接口凭借其超高的带宽和出色的性能,成为连接高分辨率显示器和专业图形设备的理想选择;而VGA接口虽然在现代计算机中逐渐被淘汰,但在一些老式显示器和设备中仍有使用。 5. **金手指** - 金手指是显卡底部与主板PCI - E插槽相连接的部分,其表面镀金以确保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金手指上的引脚通过与主板插槽中的金属触点接触,实现显卡与主板之间的数据通信、供电以及控制信号传输等功能。它就像是显卡与主板之间的“桥梁”,确保了显卡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正常工作,并与其他硬件组件协同完成各种任务,如接收CPU发送的图形处理指令、从内存中读取数据以及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传输回显示器等。 ### (二)各部分详细介绍 1. **DVI接口** - DVI接口是一种数字视频接口,主要有25针(DVI - D)和29针(DVI - I)两种标准。直观上看,这两种接口在外观上较为相似,但在功能上略有不同。DVI - D接口仅支持数字信号传输,而DVI - I接口则既能传输数字信号又能兼容模拟信号(通过转接头可连接VGA设备)。DVI接口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能够直接传输数字信号,避免了传统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失和干扰问题,从而可以提供更清晰、更准确的图像显示效果。特别是在处理大分辨率视频信号时,如2560×1600及以上分辨率,DVI接口能够稳定地将显卡中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传输到显示器,确保图像的细节和色彩还原度。例如,在专业图形设计和高清视频播放场景中,使用DVI接口连接显示器可以获得更出色的视觉体验。 2. **HDMI接口** - HDMI接口是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它不仅能够传输高质量的数字视频信号,还具备同时传输音频信号的能力。HDMI接口的数据传输带宽高达5Gbps,这使得它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高清视频格式(如1080p、4K甚至8K)以及无压缩音频信号的传输需求。在家庭娱乐系统中,HDMI接口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将电脑、游戏机、蓝光播放器等设备与高清电视或投影仪连接。用户只需通过一根HDMI线缆,即可实现高清视频和环绕声音频的同步传输,极大地简化了设备之间的连接复杂性。此外,HDMI接口还支持多种音频格式,包括常见的Dolby Digital和DTS等,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和逼真的音频体验。例如,在观看高清电影或玩游戏时,HDMI接口能够确保音频与视频的完美同步,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 3. **DP接口** - DP接口(DisplayPort)是一种高清数字显示接口,它在设计上旨在满足现代高分辨率显示设备对带宽和性能的日益增长需求。DP接口具有高达10.8Gbps的带宽,这一特性使其能够轻松支持4K及以上超高分辨率显示器的图像传输,并且在未来大尺寸显示设备普及的趋势下,也能为更高分辨率(如8K、16K等)提供充足的带宽保障。除了在计算机与显示器之间建立连接外,DP接口还可用于连接计算机与家庭影院系统,实现高清视频和音频的传输。与HDMI接口相比,DP接口在某些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势,例如它支持多流传输技术,允许在一个接口上同时连接多个显示器,实现扩展桌面或拼接显示等功能。目前,大多数中高端显卡都配备了DP接口,以满足专业图形设计、游戏玩家以及高清视频编辑等用户对高分辨率和高性能显示的需求。 4. **VGA接头** - VGA接头是一种15针的视频接口,它是计算机显示技术发展早期广泛使用的接口标准,主要用于老式计算机的视频输出。VGA接口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而计算机显卡产生的是数字信号,因此在使用VGA接口连接显示器时,需要进行数模转换(显卡端)和模数转换(显示器端)。这种信号转换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信号损失和图像质量下降,使得显示效果相对模糊,尤其是在显示高分辨率图像或精细文本时,锯齿现象较为明显。尽管VGA接口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已逐渐被淘汰,但由于其在过去的广泛应用,在一些老旧设备和特定场景(如连接老式投影仪或CRT显示器)中仍可能会遇到。随着数字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VGA接口正逐渐被更先进的数字接口所取代。 5. **外接电源接口** - 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显卡的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同时也伴随着功耗的显著增加。为了确保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能够稳定工作,许多高性能显卡都配备了外接电源接口。这些外接电源接口通常为8针或6针设计,通过专门的电源线与计算机电源相连,为显卡提供额外的电力支持。当显卡在运行大型3D游戏、进行专业图形渲染或其他对显卡性能要求极高的任务时,仅依靠主板PCI - E插槽提供的电力可能无法满足其需求,此时外接电源接口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为显卡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避免因电力不足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性能下降甚至硬件损坏等问题。例如,一些高端显卡在满载运行时功耗可能超过200瓦甚至更高,如果没有外接电源接口的支持,很难保证其正常工作。 ## 三、显卡主要性能参数 ### (一)显示芯片 1. **制造工艺** - 显示芯片的制造工艺是衡量其技术先进性和性能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类似于CPU的制造工艺,用于描述芯片内部电路的精细程度。制造工艺的数值越小,表示芯片的加工精度越高。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显示芯片的性能和功耗特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例如,从早期的较大尺寸工艺(如130nm、90nm等)发展到如今的主流28nm、16nm、14nm,甚至最新的7nm工艺,芯片的体积得以大幅缩小,这使得在相同面积的硅片上能够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多的晶体管意味着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丰富的功能,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功耗。采用更先进制造工艺的显示芯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以更低的电压驱动晶体管,从而减少能量消耗,产生更少的热量,进一步提升了显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领域,先进的制造工艺对于提升显卡性能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显卡在处理复杂图形任务时的速度和效率。 2. **核心频率** - 核心频率是指显示芯片内部核心电路的工作频率,通常以MHz(兆赫兹)为单位。在相同级别的显示芯片中,核心频率越高,意味着芯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执行更多的计算指令,从而在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强的图形处理性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显卡的实际性能并非仅仅由核心频率决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显存性能、像素管线数量、像素填充率以及芯片架构等。例如,一款核心频率较高但显存带宽较低的显卡,在处理大规模纹理数据时可能会因为显存数据传输速度跟不上而导致性能瓶颈,无法充分发挥其核心频率的优势。因此,在评估显卡性能时,不能仅仅关注核心频率,而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关键性能参数,以全面了解显卡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际表现。不同的显卡应用场景对核心频率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在一些对实时计算要求较高的游戏中,核心频率的提升可能会带来较为明显的帧率提升;而在一些专业图形渲染软件中,其他因素(如双精度计算能力、显存容量等)可能对渲染速度的影响更为关键。 3. **芯片厂商** - 目前全球范围内,在独立显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芯片厂商主要有NVIDIA和AMD两家。NVIDIA以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技术,在高端游戏显卡和专业图形处理领域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其产品系列丰富,涵盖了从入门级到顶级的各类显卡,如GeForce系列针对游戏玩家,提供了出色的游戏性能和图形特效支持;而Quadro系列则专注于专业图形设计、3D建模、影视制作等领域,具备高精度计算能力和专业软件优化特性。AMD作为另一家主要的显卡芯片制造商,其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表现较为突出。AMD的Radeon系列显卡在游戏性能上也不逊色,并且在多显卡交火技术(CrossFire)方面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多块显卡协同工作,可以提升图形处理能力,满足一些对性能有较高要求但预算有限的用户需求。此外,AMD在开源技术和功耗优化方面也在不断努力,与NVIDIA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不同芯片厂商的产品在架构设计、性能特点、驱动程序优化以及价格定位等方面存在差异,用户在选择显卡时需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预算以及对品牌的偏好等因素综合考虑。 4. **芯片型号** - 不同的芯片型号代表着显卡在性能、功能和适用场景上的差异。NVIDIA的RTX 30系列(如RTX 3090、RTX 3080、RTX 3070等)和GTX 16系列(如GTX 1660 Ti、GTX 1660 SUPER、GTX 1650 SUPER、GTX 1650等)是目前市场上较为热门的产品系列。RTX 30系列引入了光线追踪技术(Ray Tracing)和深度学习超级采样(DLSS)技术,为游戏玩家带来了更加逼真的光影效果和更高的游戏性能,尤其适用于对游戏画面质量和特效要求极高的用户。GTX 16系列则在性能和价格之间提供了较好的平衡,适合主流游戏玩家。AMD方面,RX 6000系列(如RX 6900 XT、RX 6800 XT、RX 6800等)和RX 5000系列(如RX 5700 XT、RX 5700、RX 5600 XT、RX 5500 XT等)也具有各自的特点。RX 6000系列基于全新的RDNA 2架构,同样支持光线追踪技术,并且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与NVIDIA的高端产品形成了有力竞争。RX 5000系列则在中低端市场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能够满足普通游戏玩家和日常办公用户的需求。在选择显卡芯片型号时,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计算机配置、预算以及预期的应用场景(如游戏类型、专业软件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显卡产品。 ### (二)显存规格 1. **显存频率** - 显存频率是指显存芯片在默认工作状态下的时钟频率,它直接反映了显存数据的传输速度。显存频率以MHz为单位,其数值越高,表示显存能够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更多的数据。在相同类型的显存中,较高的显存频率通常意味着更好的性能表现。例如,当显卡处理复杂的3D图形场景时,需要频繁地从显存中读取和写入纹理数据、顶点坐标等信息,如果显存频率较低,数据传输速度跟不上显示芯片的处理速度,就可能导致图形卡顿或掉帧现象。然而,不同类型的显存其性能特性和频率范围也有所不同,例如GDDR5显存和GDDR6显存在相同频率下的实际性能表现可能存在差异,GDDR6显存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在相同频率下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因此,在评估显存性能时,不仅要关注显存频率,还需要结合显存类型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此外,一些高端显卡还支持显存超频技术,用户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显存频率来进一步挖掘显卡的性能潜力,但需要注意超频可能会带来稳定性和散热方面的问题。 2. **显存容量** - 显存容量是指显存芯片能够存储的数据量大小,它从理论上决定了显卡在处理复杂图形任务时能够同时处理的数据规模。一般来说,显存容量越大,显卡能够存储的纹理数据、顶点缓冲、帧缓冲等信息就越多,从而在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大型3D游戏场景或专业图形设计软件中的复杂模型时就越有优势。例如,在高分辨率(如4K或以上)游戏中,大量的纹理细节需要占用大量的显存空间,如果显存容量不足,显卡可能会频繁地在内存和显存之间交换数据,这会严重影响游戏的帧率和流畅度。目前市场上显卡的显存容量从1GB到12GB不等,甚至在一些专业级显卡中显存容量更高。对于普通办公和日常娱乐应用(如网页浏览、观看视频等),1GB - 2GB的显存容量通常已经足够;而对于主流游戏玩家,建议选择4GB - 8GB显存容量的显卡;对于专业图形设计师、视频编辑人员以及追求极致游戏体验(如在4K分辨率下玩大型3D游戏且开启最高画质)的用户,则可能需要8GB - 12GB或更高显存容量的显卡。然而,显存容量并非是决定显卡性能的唯一因素,它需要与其他性能参数(如显存位宽、显存频率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3. **显存位宽** - 显存位宽可以理解为显存与显示芯片之间数据传输通道的宽度,它决定了在每个时钟周期内能够同时传输的数据量。在运行频率和显存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显存位宽越大,意味着数据的吞吐量就越大,显卡的性能也就越好。例如,一个64bit位宽的显存通道在每个时钟周期内能够传输64bit的数据,而256bit位宽的显存通道则可以传输4倍于此的数据量。这就好比一条狭窄的道路和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在车流量相同(对应数据量相同)的情况下,宽阔的道路能够更快地疏散车辆(传输数据)。目前市场上显卡的显存位宽有64bit到768bit不等,常见的有128bit、192bit、256bit和384bit等。一般来说,中低端显卡的显存位宽相对较窄,而高端显卡则配备更宽的显存位宽以满足其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量传输的需求。在选择显卡时,除了关注显存容量和频率外,显存位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处理大量图形数据的应用场景(如3D游戏、专业图形渲染等),足够宽的显存位宽能够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避免出现性能瓶颈。 4. **显存速度** - 显存速度通常用显存时钟周期来衡量,它是指显存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单位为纳秒(ns)。显存速度越快,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进行更多次的数据交换,从而提高显卡的性能。显存速度与显存频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倒数,即显存频率越高,显存速度越快,反之亦然。例如,一款显存频率为1000MHz的显卡,其显存时钟周期为1ns(1÷1000MHz = 0.001μs = 1ns)。较快的显存速度可以使显卡在处理图形数据时更迅速地响应显示芯片的请求,减少数据等待时间,提高整体运算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高分辨率游戏和专业图形处理软件中,显存速度对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例如,在实时渲染复杂的3D场景时,快速的显存速度能够确保纹理数据和几何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显示芯片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画面的流畅性和细节呈现。对于追求高性能的用户来说,选择显存速度较快的显卡可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显存速度往往与显存类型和制造工艺相关联,不同代的显存技术在速度上可能存在差异,并且提高显存速度也可能会带来功耗和发热的增加,这就需要显卡的散热系统具备良好的性能来保证显卡在高负载下的稳定运行。 5. **最大分辨率** - 最大分辨率表示显卡能够输出给显示器并在其上精确描绘像素点的数量上限。分辨率越高,屏幕上所能显示的图像细节就越丰富,画面也就越清晰逼真。例如,在2560×1600分辨率下,屏幕上水平方向有2560个像素点,垂直方向有1600个像素点,总共可显示4096000个像素点;而在更高的4096×2160分辨率(4K分辨率)下,像素点数量高达8847360个,相比之下能够呈现出更加细腻的图像效果。显卡的最大分辨率在一定程度上与显存容量直接相关,因为要在高分辨率下显示图像,需要足够的显存来存储每个像素点的颜色、亮度等信息。如果显存容量不足,可能无法支持高分辨率的显示设置,或者在高分辨率下出现卡顿、图像撕裂等问题。此外,显卡的显示芯片性能和接口带宽也会对最大分辨率产生影响。例如,一些老旧的显卡虽然理论上支持较高分辨率,但由于其显示芯片处理能力有限或接口带宽不足,在实际使用中可能无法达到该分辨率,或者在高分辨率下无法流畅运行。目前,中高端显卡普遍能够支持4K及以上分辨率,部分甚至可以支持8K分辨率,满足了用户在高清视频播放、专业图形设计和大型游戏等领域对高分辨率显示的需求。 6. **显存类型** - 显存类型是影响显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显存类型主要有GDDR和HBM两种。GDDR显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经历了从GDDR1到GDDR5以及GDDR5X的发展历程。GDDR5显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于中低端显卡产品中,其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满足大多数主流应用的需求。GDDR5X则是在GDDR5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带宽,适用于一些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中高端显卡。HBM显存是新一代的高性能显存技术,采用堆叠式设计,显著减小了显存芯片的体积,同时大幅增加了位宽。例如,HBM显存的单颗粒位宽高达1024bit,是GDDR5的32倍,这使得在同等容量下,HBM显存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从而显著提升显卡性能。此外,HBM显存还具有功耗低的优点,相比GDDR5显存,功耗可降低约40%。最新的HBM2显存更是在性能上有了进一步提升,其带宽和性能相比HBM初代有了倍数级的增长,为高端显卡在处理极其复杂的图形任务和大规模数据运算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不过,由于HBM显存技术相对较新,生产成本较高,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专业显卡和部分顶级游戏显卡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逐渐降低,HBM显存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三)散热方式 1. **被动式散热** - 被动式散热方式主要依靠散热片来散发显示芯片产生的热量。散热片通常由金属(如铝或铜)制成,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将芯片表面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散热片上。通过散热片与周围空气的自然对流,热量逐渐散发到环境中。这种散热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无噪声。然而,随着现代显卡性能的不断提升,芯片功耗大幅增加,被动式散热方式的散热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的散热需求。在处理复杂图形任务或运行大型游戏时,显卡芯片温度会迅速升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可能会导致芯片性能下降,甚至因过热而损坏。因此,被动式散热方式逐渐被主动式散热方式所取代,仅在一些低功耗的集成显卡或对散热要求不高的低端独立显卡中仍有少量应用。 2. **主动式散热** - 主动式散热是目前显卡最常用的散热方式,它在散热片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通过电机驱动,强制空气流过散热片,加速热量的散发过程。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比被动式散热更强大的散热能力,有效降低显卡芯片在高负载运行时的温度,确保显卡性能的稳定发挥。主动式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取决于散热片的设计、风扇的转速和风量等因素。优质的散热片通常采用大面积、多鳍片的设计,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风扇则具备可调节转速功能,能够根据显卡芯片的温度自动调整转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噪声。例如,在显卡空闲时,风扇转速较低,以保持安静的运行状态;当显卡处于高负载工作状态(如运行大型3D游戏或进行专业图形渲染)时,风扇转速会自动提高,增强散热能力。此外,一些高端显卡还采用了智能温控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风扇转速,优化散热性能,同时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主动式散热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显卡能够在高性能运行的同时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水冷式散热** - 水冷式散热方式结合了液体冷却和散热片的优点,具有出色的散热效果。它主要由水冷头、水管、水泵、散热器和冷却液等组成。水冷头与显卡芯片紧密接触,通过冷却液在水冷头和散热器之间的循环流动,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带走。散热器通常采用大面积的散热鳍片设计,通过风扇强制空气流过鳍片,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水冷式散热的优点在于其散热效率高,能够有效降低显卡芯片温度,特别是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如进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图形处理或专业电竞选手连续数小时的高强度游戏训练)时,相比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更能保持显卡的低温稳定运行。此外,水冷系统运行时相对安静,因为没有高速旋转的风扇产生大量噪声,为用户提供了更安静的使用环境。然而,水冷式散热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其成本较高,包括水冷设备的购买成本以及安装和维护的复杂性。其次,水冷系统需要占用较大的机箱空间,对于一些小型机箱或内部空间有限的计算机来说可能不太适用。而且,如果水冷系统发生泄漏,冷却液可能会损坏计算机硬件,因此对安装和密封要求较高。水冷式散热方式主要应用于追求极致性能和散热效果的高端用户、专业电竞玩家以及对噪声敏感的用户群体,在一些发烧级游戏电脑和专业图形工作站中较为常见。 ### (四)多GPU技术 1. **SLI(NVIDIA)** - SLI(Scalable Link Interface,可升级连接接口)是NVIDIA公司的专利多GPU技术。它允许用户在一块支持SLI技术的主板上同时连接并使用多块相同型号的NVIDIA显卡,通过一种特殊的接口连接方式(称为SLI桥接器或显卡连接器)实现多显卡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从而显著提升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在双卡SLI配置中,两块显卡可以共同分担图形渲染任务,例如一块显卡负责处理奇数帧画面,另一块显卡负责处理偶数帧画面,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合并输出到显示器,从而提高游戏帧率和图形渲染速度。在一些对图形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如4K分辨率下的大型3D游戏、专业级的3D建模与动画制作以及虚拟现实(VR)内容创作等,SLI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SLI技术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带来理想的性能提升效果。在某些游戏或应用中,由于软件对多显卡的优化程度不同,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多显卡的性能,甚至可能出现兼容性问题。此外,SLI配置会增加系统功耗、产生更多热量,并且需要主板和电源具备相应的支持能力,对机箱内部空间也有一定要求。 2. **CF(AMD)** - CF(CrossFire,交叉火力,又称交火)是AMD公司的多GPU技术,其原理与NVIDIA的SLI类似。通过CF桥接器将多张AMD显卡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共同处理图形任务,从而提升计算机的运算效能。在CF技术中,多块显卡之间通过高速数据链路进行通信,合理分配图形处理负载,以提高系统在游戏和专业图形应用中的性能表现。例如,在处理复杂的3D场景时,多张显卡可以同时处理不同部分的图形数据,然后将结果整合输出,加快渲染速度。与SLI技术一样,CF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提升效果也取决于软件对多显卡的优化程度。在一些针对AMD显卡进行了良好优化的游戏和应用中,CF技术能够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但在其他未充分优化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多显卡的优势。此外,CF配置同样面临着功耗增加、散热需求增大以及可能存在的兼容性问题等挑战,并且需要主板支持相应的交火技术功能。 3. **Hybird SLI/CF(混合交火)** - Hybird SLI/CF(混合交火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多GPU技术,它允许处理器集成的显卡(如AMD的APU)与独立显卡进行协同工作,以提升计算机的显示性能。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对于中低端显卡用户,通过混合交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性价比,获得比单独使用集成显卡或低端独立显卡更好的图形处理能力。例如,在一些轻度游戏或日常办公应用中,混合交火可以提供足够的图形性能,同时降低使用成本。对于高端显卡用户,混合交火技术在某些特定模式下,能够通过独立显示芯片的休眠功能来控制显卡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然而,混合交火技术的性能提升幅度相对有限,一般最高可提升计算机150%左右的图形处理能力,相比之下,传统的SLI/CF技术在理想情况下能够实现180%左右的性能提升。此外,混合交火技术同样需要主板和软件的支持,并且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际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 ### (四)流处理器 流处理器(Streaming Processor,SP)是显卡中负责处理图形数据的核心单元,其数量的多少对显卡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高中低端显卡除了核心芯片不同外,最主要的性能差异就体现在流处理器的数量上。流处理器就像是显卡的“计算工人”,它们协同工作,并行处理图形任务中的顶点坐标、纹理坐标、像素颜色等数据。在处理3D图形时,每个流处理器都能够独立执行特定的计算指令,例如计算顶点的位置、光照效果、纹理映射等。更多的流处理器意味着显卡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图形数据,从而提高图形处理速度和效率。例如,在复杂的3D游戏场景中,大量的物体模型、光影效果和纹理细节需要快速计算和渲染,拥有更多流处理器的显卡能够更流畅地处理这些任务,提供更高的帧率和更细腻的画面质量。不同型号和级别的显卡其流处理器数量差异较大,从几百个到数千个不等。一般来说,高端显卡配备的流处理器数量较多,能够提供卓越的图形性能,满足专业图形设计、4K游戏等高要求应用场景;而中低端显卡则流处理器数量相对较少,适用于普通办公、日常娱乐和轻度游戏等场景。此外,流处理器的性能不仅仅取决于数量,还与芯片架构、运行频率等因素有关,不同架构下的流处理器在执行效率和功能上可能存在差异。 ### (五)、显卡选购注意事项 1. **根据需求选择性能水平** - 对于普通办公用户(如日常文字处理、网页浏览、观看在线视频等),集成显卡通常已经能够满足需求,其性能足以应对这些基本任务,并且可以节省购买独立显卡的成本。如果偶尔需要运行一些简单的图形软件或轻度游戏,一款入门级独立显卡(如NVIDIA GeForce GT系列或AMD Radeon RX 550等)就可以提供足够的图形性能,价格相对较为亲民。 - 主流游戏玩家在选择显卡时,需要根据所玩游戏的类型和对画质的要求来决定。对于大多数网络游戏(如《英雄联盟》《守望先锋》等)和一些对硬件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单机游戏,NVIDIA GeForce GTX 1660 SUPER或AMD Radeon RX 5600 XT等中高端显卡能够在1080p分辨率下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并能开启较高的画质设置。如果追求更高的分辨率(如2K或4K)和更极致的游戏画面效果,如在玩《赛博朋克2077》《古墓丽影:暗影》等大型3D游戏时,可能需要考虑NVIDIA RTX 3060 Ti、RTX 3070或AMD RX 6800等高端显卡,它们具备更强的图形处理能力,能够满足高分辨率下的高画质游戏需求,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 专业图形设计师、视频编辑人员和3D建模师等专业用户则需要根据所使用的专业软件对显卡的优化情况来选择。例如,NVIDIA的Quadro系列显卡针对专业图形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3ds Max、Maya等)进行了专门优化,提供了高精度计算能力、更大的显存容量和更好的稳定性,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AMD的Radeon Pro系列显卡也在一些专业领域表现出色,并且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些专业显卡虽然价格较高,但对于专业工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2. **考虑与其他硬件的兼容性** - 显卡与主板的兼容性至关重要。首先要确保主板具备与所选显卡匹配的接口类型(如PCI - E接口),并且接口版本要兼容。例如,一些高端显卡需要PCI - E 4.0接口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如果主板仅支持PCI - E 3.0接口,可能会导致显卡性能无法完全释放。此外,还要注意主板的PCI - E插槽数量和布局,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显卡,并且不会与其他硬件(如内存插槽、散热器等)发生冲突。 - 电源功率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高性能显卡通常功耗较大,需要电源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在选择显卡时,要查看其功耗参数,并确保计算机电源的额定功率能够满足显卡以及其他硬件组件(如CPU、主板、硬盘、内存等)的总功耗需求。一般来说,建议选择功率余量较大的电源,以保证系统在高负载运行时的稳定性。例如,一款RTX 3070显卡满载功耗可能在200 - 250瓦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硬件的功耗,电源额定功率至少应在500 - 600瓦以上,对于追求超频或使用多显卡配置的用户,电源功率则需要更高。 - 与CPU的搭配也会影响系统整体性能。显卡和CPU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性能平衡,如果CPU性能较弱,即使配备了高端显卡,也可能会出现瓶颈现象,无法充分发挥显卡的性能。例如,在一个以办公和轻度娱乐为主的计算机系统中,如果使用了高端显卡搭配低性能的CPU,可能会导致在日常使用中出现卡顿现象,因为CPU无法及时处理显卡传输的数据。相反,如果CPU性能较强而显卡性能不足,也会影响系统在图形处理方面的表现。因此,在选择显卡时,要根据CPU的性能水平进行合理搭配,以实现最佳的系统性能。 3. **关注品牌和售后服务** - 知名品牌的显卡在产品质量、性能稳定性和售后支持方面通常更有保障。例如,NVIDIA和AMD作为显卡芯片的两大主要厂商,其原厂显卡产品在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此外,像华硕、技嘉、微星、七彩虹、影驰等第三方显卡制造商也凭借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推出了一系列性能优异、质量可靠的显卡产品。这些品牌在显卡的散热设计、电路布局、BIOS优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 售后服务是购买显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优质的售后服务可以在显卡出现问题时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修保障。一些品牌提供较长的质保期(如三年或五年),在质保期内可以免费更换或维修有质量问题的显卡。此外,良好的售后服务还包括便捷的客户支持渠道(如在线客服、电话热线等)、快速的维修响应时间以及充足的备件供应等。在购买显卡时,建议选择售后服务网络覆盖广泛、口碑良好的品牌,以降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例如,如果显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能够方便地联系到厂家客服并及时获得维修服务,将大大减少因硬件问题导致的停机时间和损失。 4. **注意价格和性价比** - 在购买显卡时,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不同性能水平和品牌的显卡价格差异较大,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性能越强的显卡价格越高,但并不意味着价格越高的显卡就一定适合自己。在选择显卡时,要综合考虑其性能、功能和价格,以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例如,在同一性能级别下,可以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显卡的价格,还要考虑长期使用成本。例如,一些高性能显卡虽然购买价格较高,但在功耗方面表现较好,长期使用下来电费支出相对较低;而一些低性能但高功耗的显卡,虽然购买时价格便宜,但后期电费成本可能会逐渐增加。此外,部分显卡可能需要额外购买配件(如转接线、散热器等),这些额外费用也应纳入总成本考虑范围。在比较不同显卡性价比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计算出每单位性能所对应的成本,以便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5. **关注产品的散热设计** - 良好的散热设计对于显卡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选择显卡时,要仔细观察其散热系统的组成和设计特点。首先看散热片的材质和工艺,优质的散热片通常采用纯铜或大面积铝制鳍片,能够提供更好的导热性能。散热片的表面积越大,与空气接触越充分,散热效果越好。例如,一些高端显卡采用了多层鳍片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 - 散热风扇的性能也不容忽视。风扇的尺寸、转速范围、风量以及是否具备智能温控功能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尺寸风扇在相同转速下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且噪声相对较低;智能温控风扇可以根据显卡温度自动调整转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噪声,延长风扇使用寿命。例如,某款显卡配备了直径为10cm的双滚珠轴承风扇,支持智能调速,能够在显卡低负载时保持低转速静音运行,高负载时快速提升转速增强散热。 - 对于一些高端显卡,可能还会采用更先进的散热技术,如水冷散热模块或热管散热技术。水冷散热虽然效果出色,但成本较高且安装复杂,适合追求极致散热性能且有一定动手能力和预算的用户;热管散热则通过热管内的冷却液快速传递热量,提高散热效率,常见于中高端显卡中。例如,某款中高端显卡配备了多根热管贯穿散热片,能够将显卡核心和显存产生的热量迅速分散到整个散热片上,再由风扇将热量吹出机箱外。 6. **了解显卡的超频潜力(以下可以选择了解一下,不要求记忆)** - 对于一些追求极致性能且对电脑硬件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显卡的超频潜力可能是一个考虑因素。超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显卡的性能,但也伴随着风险,如可能导致显卡过热、稳定性下降甚至损坏等问题。在选择具有超频潜力的显卡时,首先要关注其核心芯片的体质。一般来说,同一型号的显卡芯片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性能差异,一些芯片体质较好,能够在较高频率下稳定运行,而有些则相对较差。虽然普通用户难以直接判断芯片体质,但可以参考一些显卡评测网站或论坛上的用户反馈,了解不同批次显卡的超频表现。 - 显卡的供电设计也是影响超频能力的重要因素。充足的供电能够为显卡在超频时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降低因供电不足导致的不稳定风险。例如,一些高端显卡采用了多相供电设计,能够提供更纯净、稳定的电流,有助于提高超频成功率。此外,显卡的散热系统必须能够应对超频后增加的热量产生。如果散热性能不足,超频后的显卡温度可能会迅速上升,导致降频甚至损坏硬件。因此,在考虑对显卡进行超频时,要确保其散热系统足够强大,或者准备额外的散热措施(如更换更好的散热风扇或添加机箱风扇等)。需要注意的是,超频可能会使显卡失去保修资格,所以在进行超频操作之前,要充分权衡利弊。 7. **关注显卡的软件支持和驱动更新** - 显卡的软件支持包括显卡驱动程序以及相关的控制软件。驱动程序是显卡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它直接影响显卡的性能、兼容性和功能特性。定期更新显卡驱动非常重要,因为显卡厂商会不断优化驱动程序,以提高显卡在新游戏和应用中的性能表现,修复已知的兼容性问题和漏洞,并增加新的功能特性(如对新游戏的优化、新的图形特效支持等)。例如,NVIDIA和AMD会频繁发布新的驱动版本,用户可以通过其官方网站或显卡管理软件(如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AMD Radeon Software等)进行下载和更新。 - 显卡控制软件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设置选项,如调整显卡频率、风扇转速曲线、画质优化设置等。一些高端显卡还支持在软件中进行显卡的超频操作(对于有经验且愿意承担风险的用户),以及实时监控显卡温度、功耗等参数。良好的软件支持可以让用户更好地发挥显卡的性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优化设置,提高使用体验。在选购显卡时,要了解显卡厂商在软件支持方面的口碑和更新频率,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持续、稳定软件支持的产品,以确保显卡在未来使用过程中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软件和游戏需求。 8. **考虑显卡的尺寸和机箱兼容性** - 随着显卡性能的不断提升,其尺寸也在逐渐增大。在选择显卡之前,要先测量机箱内部空间,确保所选显卡能够安装在机箱内,并且不会与其他硬件组件(如硬盘架、电源、主板散热器等)发生冲突。一些高端显卡长度可能超过30厘米,宽度也较宽,如果机箱空间有限,可能无法正常安装。此外,还要注意显卡的厚度,特别是对于一些采用了大型散热器或水冷模块的显卡,其厚度可能会超出标准,需要机箱具备足够的空间容纳。 - 机箱的PCI - E插槽位置和布局也会影响显卡的安装。有些机箱的PCI - E插槽可能被其他组件(如前置接口线缆、机箱风扇支架等)部分遮挡,如果显卡接口位置特殊或长度较长,可能会导致安装困难。因此,在选择显卡和机箱时,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兼容性,确保显卡能够顺利安装并正常工作。如果计划使用多显卡配置(如SLI或CF),更要仔细测量机箱空间,确保有足够的PCI - E插槽间距和空间来安装多张显卡,并且要考虑多张显卡同时工作时的散热问题,机箱的通风设计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9. **注意显存类型和容量的合理搭配** - 显存类型和容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预算来确定。如前所述,不同显存类型(如GDDR5、GDDR6、HBM等)在性能和价格上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如果预算有限且对图形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GDDR5显存的显卡可以满足大多数主流游戏和日常应用需求,其价格相对较为亲民。而对于追求更高性能的游戏玩家和专业用户,GDDR6显存或更高性能的显存类型则更为合适,它们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在处理高分辨率游戏、专业图形渲染等任务时表现更出色,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 显存容量方面,同样要根据使用场景来选择。对于普通办公和轻度游戏,2GB - 4GB的显存容量通常足够;主流游戏玩家在1080p分辨率下,4GB - 8GB的显存容量可以应对大多数游戏,但如果要在2K或4K分辨率下畅玩大型3D游戏,8GB - 12GB或更高的显存容量则是更好的选择。专业图形设计和视频编辑等工作可能需要处理大量的纹理数据和高分辨率图像,因此也建议选择大容量显存(如8GB及以上)的显卡,以避免因显存不足导致的性能瓶颈。需要注意的是,显存容量并不是唯一决定显卡性能的因素,它需要与显存类型、显卡核心性能等其他参数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所以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过度追求高容量显存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性能平衡。 10. **关注显卡的噪音水平** - 显卡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主要来自散热风扇的转动。对于一些对使用环境噪音较为敏感的用户(如家庭办公室、卧室等),显卡的噪音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来说,散热设计较好的显卡在低负载时风扇转速较低,噪音较小,而在高负载运行(如运行大型游戏或进行专业图形渲染)时,风扇转速会提高,噪音也会相应增大。 - 在选择显卡时,可以查看产品评测或用户反馈中关于噪音水平的评价。一些高端显卡采用了先进的风扇技术和优化的散热设计,能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噪音。例如,采用流体动态轴承风扇的显卡通常比传统含油轴承风扇的显卡噪音更低,并且使用寿命更长。此外,部分显卡还具备智能风扇控制功能,能够根据显卡温度自动调整风扇转速,避免在低负载时风扇过度转动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如果对噪音要求非常严格,也可以考虑选择被动式散热的显卡(如果性能能够满足需求)或采用水冷散热方式的显卡,它们在运行时相对安静,但成本和安装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 11. **了解显卡的保修政策和条款** - 显卡的保修政策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权益和使用保障。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显卡保修期限和条款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显卡提供至少两年的质保期,部分高端产品或品牌可能提供三年甚至五年的保修服务。在购买显卡时,要仔细阅读保修条款,了解保修范围、保修条件以及售后维修流程等内容。 - 一些显卡厂商可能对保修有特定的要求,例如要求用户在购买后一定时间内进行产品注册以激活保修服务,或者规定只有在非人为损坏的情况下才提供免费保修(如因显卡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如果显卡经过超频、私自拆卸或因物理损坏(如撞击、进水等)导致故障,可能会失去保修资格。此外,还要了解显卡厂商的售后维修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例如是否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维修周期长短等。选择保修政策完善、售后维修服务可靠的显卡品牌和产品,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减少因硬件故障带来的损失和不便。 12. **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专业评测** - 在购买显卡之前,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专业评测是非常有帮助的。其他用户的实际使用经验可以提供关于显卡性能、稳定性、兼容性以及散热等方面的真实反馈。可以通过查看电商平台上的用户评价、电脑硬件论坛上的讨论帖等方式了解不同显卡在日常使用中的表现。用户评价中可能会提到显卡在特定游戏或应用中的运行情况、是否存在兼容性问题、散热效果如何以及噪音大小等细节信息,这些都是官方产品介绍中可能无法完全涵盖的内容。 - 专业评测机构的评测则更加全面和深入,它们会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软件对显卡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如3DMark跑分、游戏帧率测试、温度压力测试等,并对显卡的功能特性、做工质量、软件支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专业评测通常会在不同的硬件平台和测试环境下对显卡进行评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通过参考专业评测,用户可以获取关于显卡性能在同级别产品中的排名、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对比优势和劣势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做出购买决策。例如,知名的硬件评测网站如AnandTech、Tom's Hardware等会定期发布显卡评测报告,这些报告可以作为购买显卡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些国内的电脑硬件评测媒体和自媒体,它们的评测内容可能更贴近国内用户的使用环境和需求。 ## 七、认识和选购显示器(书:第53页) ### (一)分类 1. **按技术类型分** - **LED显示器**:采用发光二极管组成显示屏,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亮度上,其发光效率高,能呈现出明亮清晰的图像,即使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也能保证良好的可视性;功耗方面,相比传统显示器显著降低,更加节能环保,长期使用可节省不少电费;可视角度较大,用户从不同角度观看屏幕时,图像颜色和亮度的失真较小;刷新速率较高,在显示动态画面(如游戏、视频)时,能有效减少残影和模糊感,使画面更加流畅。 - **4K显示器**:以其超高的分辨率(4096像素×2160像素)脱颖而出,能够展现出极其细腻和逼真的图像细节。在处理高清图片、视频编辑、专业图形设计等领域,4K显示器能让用户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微小的元素,为工作提供更精准的视觉呈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3D显示器**:借助特定的3D显示技术,如红蓝式、光学偏振式和主动快门式,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立体视觉体验。在观看3D电影、玩3D游戏时,仿佛置身于场景之中,增强了娱乐的沉浸感。不过,使用时需要搭配相应的3D眼镜,且不同技术的3D眼镜在佩戴舒适度和视觉效果上存在差异。 - **曲面显示器**:其面板的弧度设计符合人眼的自然视觉习惯,使得眼睛到屏幕各点的距离相对均等。观看时,能减少眼睛的疲劳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范围,特别适合用于多窗口办公、沉浸式游戏和观看全景视频等场景,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 2. **按尺寸和比例分** - **尺寸**:显示器尺寸多样,以英寸为单位,常见的有20英寸以下、20 - 22英寸、23 - 26英寸、27 - 30英寸、30英寸以上等。不同尺寸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较小尺寸适合空间有限或对便携性有要求的场合,如笔记本外接显示器;较大尺寸则更适合用于专业图形设计、游戏娱乐等需要大屏幕展示的场景,能提供更广阔的工作区域和更震撼的视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常说的22英寸显示器,实际显示屏尺寸大多为21.5英寸。 - **屏幕比例**:主要包括普屏4:3、普屏5:4、宽屏16:9和宽屏16:10几种类型。其中,16:9的显示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这种比例在观看高清视频、玩游戏时能够充分利用屏幕空间,避免出现黑边或拉伸变形的情况,与大多数视频内容和游戏画面的原始比例相匹配,提供更自然的视觉感受。 3. **按面板类型分** - **TN面板**:在入门级显示器产品中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响应时间容易提升,能够快速切换画面颜色,减少残影和模糊现象,非常适合对动态画面响应要求较高的电竞游戏玩家;辐射水平很低,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较小;眼睛不易产生疲劳感,长时间使用相对舒适。然而,其可视角度相对较窄,当用户从侧面观看屏幕时,图像的颜色和对比度会明显下降,通常可视角度不超过160°,在多人观看或需要多角度查看屏幕内容的场景下不太适用。 - **ADS面板**:在市场上不太常见,各项性能指标通常略低于IPS面板。不过,其价格较为低廉,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对于预算有限且对显示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的用户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也因此被称为廉价IPS。 - **PLS面板**:主要应用于三星显示器,性能与IPS面板非常接近,在色彩表现、可视角度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显示效果,满足日常办公、娱乐和一般设计工作的需求。 - **VA面板**:分为MVA和PVA两种,具有诸多优点。可视角度大,用户从不同方向观看屏幕时,图像的失真较小;黑色表现纯净,能够呈现出深邃的黑色,增强画面的对比度和层次感;对比度高,色彩还原准确,使图像的颜色更加鲜艳、生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功耗比较高,长时间使用会消耗较多电量;响应时间比较慢,在快速切换画面时可能会出现拖影现象,影响动态画面的清晰度;面板的均匀性一般,部分区域可能存在亮度和色彩不均匀的情况;可视角度相比IPS面板稍差,虽然整体可视角度较大,但在极端角度下图像质量的下降比IPS面板更为明显。 - **IPS面板**:是当前显示器面板的主流类型。可视角度大,用户几乎可以从任何角度观看屏幕而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彩失真或亮度变化,非常适合多人同时观看屏幕内容的场景,如家庭影院、会议室等;色彩真实,能够准确还原图像的原始色彩,在图像编辑、摄影后期处理等对色彩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动态画质出色,在播放高速运动的视频或玩动作类游戏时,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较高。不过,IPS面板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边缘漏光现象,即在屏幕边缘部分出现光线不均匀的情况,在黑暗环境下观看黑色画面时可能会比较明显,但这一问题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中表现程度有所差异。市面上的IPS面板又分为S - IPS、H - IPS、E - IPS和AH - IPS四种类型,从性能上看,排位为H - IPS>S - IPS>AH - IPS>E - IPS,高端产品通常采用H - IPS或S - IPS面板,而中低端产品则多使用E - IPS或AH - IPS面板。 ### (二)性能参数 1. **对比度**:指的是显示器最亮白色与最暗黑色之间的亮度比值。对比度越高,画面中亮部和暗部的差异就越明显,图像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越强,色彩也更加鲜艳。在玩游戏时,高对比度可以使游戏中的暗部场景细节更加清晰可见,如在黑暗的洞穴中更容易发现隐藏的敌人或物品;观看影片时,能够提升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让电影中的光影效果更加逼真,增强观影体验。 2. **动态对比度**:是液晶显示器在特定情况下测得的对比度数值,其目的是在明亮场景和昏暗场景切换时,保证亮部足够亮,暗部足够暗。例如在观看电影时,电影中既有明亮的白天场景,又有昏暗的夜晚场景,动态对比度能够使这些场景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然而,在日常使用中,如办公软件操作或浏览网页时,动态对比度的作用并不明显,因为这些场景中的亮度变化相对较小。 3. **亮度**:亮度以cd/m²为单位,决定了显示器显示画面的明亮程度。亮度越高,显示面的层次就越丰富,能够呈现出更多的细节,尤其是在显示高光部分时,不会出现过曝(即亮部细节丢失)的情况。但如果亮度设置过高,一方面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长时间观看会导致眼睛干涩、酸痛等不适症状;另一方面,过高的亮度会使纯黑与纯白的对比降低,影响色阶和灰阶的表现,导致画面色彩不够自然,颜色过渡不细腻。市面上主流的显示器亮度一般为250cd/m²,这个亮度在大多数日常使用场景中能够提供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兼顾了眼睛的舒适度。 4. **可视角度**:可视角度是指用户站在位于显示器旁的某个角度时,仍可清晰看见影像时的最大角度。由于每个人的视力和对图像质量的敏感度不同,因此通常以对比度为准来衡量可视角度的好坏。在最大可视角度时所量到的对比度越大,说明在该角度下图像的质量保持得越好。主流显示器的可视角度都在160°以上,这意味着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内,用户都能够获得相对清晰、色彩准确的图像。例如,在多人一起观看显示器上的内容时,即使坐在较偏的位置,也能看清屏幕上的画面,而不会出现严重的色彩失真或亮度变暗的情况。 5. **灰阶响应时间**:当显示器显示图像时,画面内容不仅仅是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更多的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灰阶响应时间短的显示器能够更快地切换灰阶颜色,从而使画面质量更好,尤其是在播放运动图像时,能够有效减少残影和模糊现象,使动态画面更加清晰流畅。例如在观看高速运动的体育比赛或玩动作类游戏时,快速的灰阶响应时间可以确保运动员的动作或游戏中的角色移动不会出现拖影,让用户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画面中的细节。目前主流的显示器灰阶响应时间应该控制在6ms以下,对于电竞游戏玩家来说,甚至更低的响应时间(如1ms或2ms)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游戏体验。 6. **刷新率**:刷新率是指电子束对屏幕上的图像重复扫描的次数,单位为Hz。刷新率越高,所显示的图像(画面)稳定性就越好,在显示快速移动的物体时能够减少闪烁和抖动现象。例如,在高分辨率下玩电竞游戏时,高刷新率的显示器可以使游戏画面更加流畅,玩家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游戏中的细节,如敌人的移动轨迹、武器的弹道等,从而提高游戏的反应速度和操作准确性。市面上的显示器刷新率有75Hz、120Hz和144Hz等,其中144Hz的刷新率在电竞游戏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能够为玩家带来更顺滑的游戏体验。只有在高分辨率下达到高刷新率这样的显示器才算性能优秀,因为如果分辨率较低,即使刷新率很高,画面的细节和清晰度也会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高刷新率的优势。 ### (三)选购注意事项 1. **选购目的** - **一般家庭和办公用户**:对于日常的文字处理、网页浏览、观看在线视频等基本任务,LED显示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具有环保无辐射的特点,对人体健康友好,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电脑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辐射对身体的潜在危害。同时,LED显示器性价比高,价格相对较为亲民,能够满足家庭和办公场景的基本需求,提供清晰、稳定的图像显示。 - **游戏或娱乐用户**:曲面显示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其曲面设计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范围,使玩家在游戏中能够更早地发现敌人或目标,增强游戏的沉浸感。而且,曲面显示器通常在色彩表现和对比度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呈现出鲜艳、生动的游戏画面和视频内容,让用户在娱乐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视觉享受。 - **图形图像设计用户**:大屏幕4K显示器是首选。其超高的分辨率能够展现出极其细腻的图像细节,在处理高清图片、进行图形设计、视频编辑等专业工作时,设计师可以更精准地操作和调整图像的每一个元素,确保作品的质量和精度。同时,4K显示器的色彩表现能力也更强,能够准确还原图像的真实色彩,满足专业领域对色彩准确性的严格要求。 2. **测试坏点**:坏点数是衡量LCD液晶面板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由于目前的液晶面板生产线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保证显示屏无坏点。在检测坏点时,可以将显示屏显示全白或全黑的图像,在全白的图像上出现黑点,或在全黑的图像上出现白点,这些都称为坏点。通常情况下,如果显示器上的坏点超过3个,就会对图像显示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不建议选购。在购买显示器时,应仔细检查屏幕是否存在坏点,可以通过纯色背景测试、专业的坏点检测软件等方式进行检测,确保购买到质量合格的产品。 3. **显示接口的匹配**:显示器上的显示接口必须和显卡或主板上的显示接口至少有一个相同,这样才能通过数据线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例如,如果某台显示器有VGA和HDMI两种显示接口,而连接的计算机显卡上只有VGA和DVI显示接口,虽然可以通过VGA接口进行连接,但VGA接口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相比HDMI或DVI接口(传输数字信号),其显示效果可能会稍差一些,图像可能会出现模糊、色彩偏差等问题。因此,在选购显示器时,要注意其接口类型与计算机硬件的兼容性,尽量选择接口匹配且性能较好的产品,以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 4. **选购技巧**:在选购显示器时,一般遵循“买大不买小”的原则。通常16:9比例的大尺寸产品更具有购买价值,因为大尺寸显示器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显示内容,无论是在游戏、视频观看还是多任务处理方面,都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例如,在处理大型电子表格或同时打开多个文档和窗口时,大尺寸显示器可以减少滚动条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大尺寸显示器在观看高清电影时能够更好地展现电影的宏大场景,增强沉浸感。不过,在选择大尺寸显示器时,也要考虑自己的使用环境和预算,确保显示器能够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且不会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5. **主流品牌**:市场上常见的显示器主流品牌有三星、HPC、优派、AOC(冠捷)、飞利浦、明基、长城、戴尔、惠普、联想、小米、LG、HKC、华硕等。这些品牌在显示器领域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它们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售后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不同品牌的显示器在显示技术、外观设计、色彩校准、护眼功能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三星显示器通常在面板技术和外观工艺上表现出色,其高端产品能够提供卓越的画质和时尚的设计;戴尔显示器以其出色的色彩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专业用户的青睐,尤其在商务办公和图形设计领域有良好的口碑;AOC则以高性价比产品为主,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用户和游戏玩家的需求;华硕显示器在电竞游戏方面有一定特色,部分型号配备了高刷新率和快速响应时间,适合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在选购时,可以根据自己对品牌的认知度、产品特点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 ## 八、认识和选购机箱及电源 ### (一)结构与功能 1. **机箱的结构**:机箱从外观上看一般为矩形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为主板、各种输入卡或输出卡、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电源等部件提供安装支架。其内部结构设计合理,通常具有多个硬盘位、光驱位和扩展槽位,方便用户安装和扩展硬件设备。例如,机箱内部的主板托盘上有固定主板的螺丝孔位,确保主板安装稳固;硬盘位一般采用免工具安装设计,用户可以轻松地安装和拆卸硬盘;扩展槽位用于安装显卡、声卡等扩展卡,并且机箱后部的挡板可以方便地拆卸和安装,以适应不同扩展卡的接口需求。机箱的材质一般为镀锌钢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够保护内部硬件免受外界物理伤害,同时也有助于屏蔽电磁干扰。 2. **机箱的功能** - **保护核心部件**:机箱为计算机的CPU、主板、内存、显卡等核心部件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和安全的空间,防止这些部件受到外界的物理碰撞、灰尘污染和电磁干扰。如果没有机箱,这些部件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容易受到意外撞击而损坏,而且灰尘的积累会影响散热效果,导致硬件过热降频甚至损坏,电磁干扰也可能影响硬件的正常工作。 - **方便观察系统运行情况**:机箱面板上通常配备了多个指示灯,如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大小写锁定指示灯等。这些指示灯可以让用户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运行状态,例如电源指示灯亮表示计算机已通电,硬盘指示灯闪烁表示硬盘正在进行读写操作,方便用户及时发现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存在硬件故障。 - **固定部件并形成集装整体**:机箱通过内部的支架、螺丝等结构,将主板、各种板卡、存储设备及电源等部件牢固地固定在相应位置,使这些部件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集装型整体。这不仅方便了计算机的组装和运输,而且确保了各个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或损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 **防电磁干扰和辐射**:机箱的金属外壳能够有效地屏蔽内部硬件产生的电磁辐射,防止这些辐射对周围环境和用户造成影响。同时,也能阻挡外部电磁干扰对计算机内部硬件的影响,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例如,在一些电磁环境复杂的场所,如工厂、实验室等,良好的机箱电磁屏蔽性能尤为重要。 - **方便控制计算机启动和关闭**:机箱面板上配备了开机和重新启动按钮,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按钮方便地控制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操作。此外,一些机箱还可能配备前置音频接口、USB接口等,方便用户连接耳机、麦克风、U盘等外部设备,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 (二)样式与类型 1. **样式** - **立式机箱**:是目前主流计算机机箱的外形选择。其电源通常位于上方,这种布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散热风道,热空气上升后能够及时排出机箱外,从而提高了机箱的散热性能。立式机箱没有高度限制,内部空间相对较大,理论上可以安装更多的驱动器(如硬盘、光驱等)或其他硬件设备,并且能够使计算机内部设备的安装位置分布更加科学合理,便于硬件的安装、拆卸和升级。例如,在安装大型显卡或多个硬盘时,立式机箱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硬件之间的相互干扰。此外,立式机箱的外观设计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 **卧式机箱**:外形小巧精致,占用空间相对较少,对于空间有限的使用环境较为友好。其对于整台计算机外观的一体感较强,能够与周围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些对外观要求较高且空间不大的场合,如家庭客厅作为HTPC(家庭影院电脑)使用时,卧式机箱的时尚美观外观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随着高清视频播放技术的发展,许多视频娱乐计算机都采用卧式机箱,并且其外面板还可能具备视频播放能力等特殊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家庭娱乐场景中的实用性。 - **立卧两用机箱**:结合了立式机箱和卧式机箱的优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将机箱立放或卧放。当立放时,它拥有立式机箱的内部空间优势,方便安装较多的硬件设备和进行硬件升级;当卧放时,又能像卧式机箱一样占用较少的桌面空间,适应不同的摆放场景,例如在办公室桌面上使用时,可以根据桌面空间和个人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放置方式。 2. **类型** - **ATX机箱**:在ATX结构中,主板安装在机箱的左上方且横向放置,电源安装在机箱的右上方,前置面板用于安装存储设备(如硬盘、光驱等),后置面板预留了各种外部端口位置(如USB接口、音频接口、网络接口等)。这种布局使得机箱内的空间更加宽敞简洁,有利于空气流通和散热,并且方便用户进行硬件的安装、拆卸和维护。ATX机箱通常适用于安装ATX主板,能够满足大多数主流计算机配置的需求,无论是办公电脑还是游戏电脑,都可以选择ATX机箱来构建稳定的硬件平台。 - **MATX机箱**:也称Mini ATX或Micro ATX结构,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其主板尺寸和电源结构更小,生产成本相对较低。MATX机箱内部空间相对紧凑,最多支持4个扩充槽,扩展性有限,适合对计算机性能要求不高、不需要过多扩展功能的用户,如普通办公用户或家庭入门级用户。这类用户通常只需要安装基本的硬件设备,如主板、CPU、内存、硬盘和显卡(如果需要)等,MATX机箱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些设备,同时其较小的体积也便于放置在有限的空间内。 - **ITX机箱**:代表了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方向,机箱大小通常只相当于两块显卡的大小,外观样式丰富多样,除了安装对应主板(Mini - ITX主板)的空间一致外,在形状、颜色、材质等方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设计。ITX机箱主要用于构建小型化、低功耗的计算机系统,如HTPC、迷你工作站等。由于其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放置在各种狭小空间内,并且在外观上更加精致美观,能够满足一些用户对个性化和小型化计算机设备的需求。不过,ITX机箱的内部空间有限,对硬件的兼容性和散热要求较高,在选择硬件时需要特别注意尺寸和功耗等因素。 - **RTX机箱**:RTX机箱主要通过巧妙的主板倒置设计,配合电源下置和背部走线系统,带来了一系列优势。主板倒置后,CPU和显卡等发热较大的硬件位于机箱上方,更接近机箱顶部的排气风扇,热空气能够更迅速地排出机箱外,提高了CPU和显卡的热效能;电源下置有助于优化机箱内部的重心分布,使机箱放置更加稳定;背部走线系统使机箱内部布线更加整洁美观,不仅改善了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还解决了以往背线机箱需要超长线材电源的问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方便用户进行硬件安装和维护,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机箱的整体散热性能。RTX机箱有望成为下一代机箱的主流结构类型,受到越来越多追求高性能和良好散热效果用户的关注。 ### (三)选购注意事项 1. **做工和用料** - **做工方面**:首先要查看机箱的边缘是否垂直,这是判断机箱工艺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之一。合格的机箱边缘应该整齐垂直,没有明显的弯曲或变形,否则可能会影响机箱的安装和使用,例如在安装主板或侧板时可能会出现不贴合的情况。同时,还要查看机箱的边缘是否采用卷边设计并已经去除毛刺。卷边设计可以防止用户在安装或拆卸硬件时划伤手,而去除毛刺则保证了机箱的表面光滑,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好的机箱插槽定位准确,能够确保各种扩展卡(如显卡、声卡等)顺利插入并牢固固定,不会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箱内还有撑杠,撑杠的作用是防止侧面板下沉,保持机箱的结构稳定性,尤其是在安装较重的硬件(如高端显卡)时,撑杠可以有效分担重量,防止机箱变形。 - **用料方面**:机箱的钢板材料是影响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机箱通常采用镀锌钢板,镀锌钢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延长机箱的使用寿命,防止钢板生锈对内部硬件造成损害。然后要查看钢板的厚度,现在的主流厚度为0.6mm,一些优质的机箱会采用0.8mm或1mm厚度的钢板。较厚的钢板不仅使机箱更加坚固耐用,能够更好地保护内部硬件,还能提高机箱的屏蔽电磁辐射的能力。机箱的重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其用料情况,一般来说,较重的机箱往往采用了更厚的钢板或更好的材料,其可靠性和屏蔽电磁辐射的能力相对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重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2. **散热性**:良好的散热性对于计算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选购机箱时,要观察其风道设计是否合理。合理的风道应该能够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使冷空气从机箱的进气口(如前置风扇位、底部风扇位等)进入,经过内部硬件(如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等)带走热量,然后热空气从机箱的排气口(如后置风扇位、顶部风扇位等)排出。例如,常见的风道设计是前置进气、后置排气,或者在机箱顶部和底部也增加风扇形成立体风道。同时,要注意排气扇的尺寸和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较大尺寸的风扇在相同转速下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散热效果更好;而足够数量的风扇可以增加空气流量,提高散热效率。对于高性能计算机或需要长时间运行大型软件的用户来说,良好的散热性可以保证硬件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避免因过热导致性能下降或硬件损坏。 3. **附加功能**: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许多机箱都配备了一些附加功能。例如,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耳机和U盘等设备,很多机箱在正面的面板上设置了音频插孔(包括耳机插孔和麦克风插孔)和USB接口(通常有USB 2.0和USB 3.0接口,甚至一些机箱还配备了USB 3.1接口)。这样用户无需绕到机箱后部去连接设备,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有的机箱还在面板上添加了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机箱内部的温度、风扇转速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直观地了解机箱内部硬件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散热问题或硬件故障。在挑选机箱时,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具有相应附加功能的产品,以用最少的钱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机箱。例如,如果经常需要使用外部音频设备和频繁插拔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那么选择前置接口丰富的机箱会更加方便;如果对机箱内部硬件的运行状态比较关注,带有液晶显示屏的机箱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主流品牌**:市场上主流的机箱品牌有游戏悍将、航嘉、鑫谷、爱国者、金河田、先马、长城、超频三、Tt、海盗船、酷冷至尊、大水牛和动力火车等。这些品牌在机箱制造领域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它们的产品在质量、设计、散热性能、做工用料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游戏悍将机箱在外观设计上通常比较酷炫,适合追求个性化的游戏玩家;航嘉机箱以其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散热设计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海盗船机箱则在高端产品领域表现出色,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外观,但价格相对较高。用户在选择机箱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使用需求(如是否用于游戏、办公还是家庭娱乐等)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度来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机箱品牌和型号。 ## 三、认识和选购电源 ### (一)结构与基本参数 1. **结构** - **电源插槽**:电源插槽是电源与计算机主板连接的专用接口,通常为一个三针的接口。这个接口的设计确保了电源能够稳定地为主板提供电力,并且在连接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插入方向,以防止插错导致硬件损坏。同时,电源所插入的交接插线板、接地插孔必须已经接地,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计算机没有良好的接地,机箱内的静电将无法有效释放,可能会积累并导致计算机硬件被静电烧坏,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例如,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现象更容易发生,若电源未接地,硬件损坏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 **SATA电源插头(SATA接口)**:SATA电源插头是专门为硬盘提供电能供应的通道。它比传统的D形电源头要窄一些,这种设计使得在安装硬盘时更加方便快捷,尤其是在狭小的机箱空间内,更容易操作,能够提高硬件安装的效率。SATA接口的电源插头广泛应用于现代计算机中的硬盘、光驱等SATA设备,确保这些设备能够稳定运行。例如,在安装固态硬盘(SSD)时,SATA电源插头能够为其提供所需的电能,使SSD能够正常工作,实现快速的数据读写。 - **24针主板电源插头(20 + 4PIN)**:该插头是提供主板所需电能的主要通道。在早期,主电源接口是一个20针的插头,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PCI - E和内存等设备日益增长的电能消耗需求,目前主流的电源主板接口都在原来20针插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4针的插头。这种设计使得电源能够为主板提供更稳定、更充足的电力,确保主板上的各个组件(如CPU、芯片组、内存插槽等)能够正常工作。例如,在高性能计算机中,当CPU和显卡进行高强度运算时,需要大量的电能供应,24针主板电源插头能够保证电能的稳定传输,避免因电力不足导致系统不稳定或硬件损坏。 - **辅助电源插头**:辅助电源插头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供应的重要通道,它有4针、6针和8针等不同类型。在现代计算机中,CPU的性能不断提升,功耗也相应增加,辅助电源插头能够为CPU提供额外的、稳定的电力支持,确保CPU在高负载运行时不会因电力不足而出现降频或死机等问题。同时,一些高端显卡也可能需要从辅助电源插头获取电力,以满足其高能耗的需求。例如,在使用高端显卡进行游戏或图形渲染时,辅助电源插头可以为显卡提供足够的电能,保证显卡性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提供流畅的游戏画面或高效的图形处理能力。 2. **基本参数** - **风扇大小**:电源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风扇散热,风扇大小直接影响散热效果。常见的风扇大小有8cm、12cm、13.5cm和14cm四种。一般来说,风扇越大,其扇叶面积越大,在相同转速下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流动,从而相对地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例如,14cm风扇在运行时能够产生更大的风量,有效降低电源内部的温度,保证电源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下的稳定性。而较小尺寸的风扇(如8cm风扇)虽然在一些小型电源或对空间有限制的情况下使用,但散热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更高的转速来达到相同的散热效果,这也会导致风扇产生更多的噪声。 -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电源能够支持计算机正常工作的输出功率,单位为W(瓦)。市面上电源的功率一般在250 - 800W之间,由于计算机的配件越来越多且性能不断提升,通常需要300W以上的电源才能满足基本需求。例如,一台普通办公电脑,配备了主流的CPU、主板、内存、硬盘和集成显卡等配件,大约需要300 - 400W的电源功率。而对于高性能游戏电脑或工作站,由于其搭载了高端CPU、独立显卡(如RTX 30系列或AMD RX 6000系列)以及多个硬盘和内存等设备,可能需要600W甚至更高的额定功率电源。值得注意的是,现今电源最大的额定功率已达到2000W,主要用于一些特殊的高性能计算或服务器应用场景。根据实际测试,在一定范围内,电源额定功率越大,反而更省电。这是因为当电源在高负载下运行时(接近或达到其额定功率),效率会降低,而较大额定功率的电源在相同负载下相对更接近其最佳工作效率点,从而消耗更少的电能。 - **保护功能**:保护功能是衡量电源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于保护计算机硬件免受各种潜在危害至关重要。目前计算机电源常用的保护功能包括过压保护OVP、短路保护SCP、过载或过流保护OLP、防雷击保护和过热保护等。过压保护(OVP)能够在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自动关闭电源,防止过高的电压损坏甚至烧毁其他硬件组件,如主板、CPU、内存等。短路保护(SCP)通过某些器件监测工作电路中的异常情况,一旦发生短路,能够迅速切断电路并发出警报,从而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避免因短路引发的火灾等严重后果。过载或过流保护(OLP)可防止因输出的电流超过原设计的额定值而使电源损坏,同时也保护了连接的硬件设备不被过大电流冲击。防雷击保护则专门针对雷击可能对电源造成的损害而设计,在雷雨天气或电力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雷电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过热保护功能可以防止电源温度过高导致电源损坏,当电源内部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电源会自动采取措施降低温度,如调整风扇转速或降低输出功率,以确保电源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保护功能共同作用,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确保在各种异常情况下硬件的安全和稳定。 ### (二)安规认证与选购注意事项 1. **安规认证** - **80PLUS认证**:80PLUS是一项民间出资设立的节能标准,旨在改善未来环境与节省能源。其认证按照电源在20%、50%和100%三种负载下的产品效率划分等级,分为白牌、铜牌、银牌、金牌和白金牌5个标准,其中白金等级最高,效率也最高。通过80PLUS认证的电源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表现更优,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电费支出,同时也符合环保理念。例如,在长期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下,一款高效率的80PLUS金牌电源相比普通电源,每年可节省一定数量的电费,并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购买具有80PLUS认证的电源,不仅能够为用户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还能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 **3C认证**:3C认证是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它涵盖了原来的CCEE(电工)认证、CEMC(电磁兼容)认证和新增加的CCIB(进出口检疫)认证。正品电源都应该通过3C认证,这是电源产品在中国市场合法销售的基本要求。3C认证确保了电源产品在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符合国家标准,能够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例如,通过3C认证的电源在电气绝缘性能、接地措施等方面都经过了严格测试,有效防止用户触电风险;在电磁兼容性方面,能够减少电源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同时也提高了电源自身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 **CE认证**:加贴CE认证标志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系列欧洲指令所要求的标准。对于电源产品而言,获得CE认证意味着它在欧洲市场上具备了基本的安全和质量保证,能够满足欧洲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这不仅有助于电源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也体现了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遵循了严格的国际标准,在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环保特性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例如,在欧洲市场销售的电源,如果没有CE认证,将无法进入市场流通,消费者也不应购买此类产品,以确保自身使用安全和合法权益。 - **RoHS认证**:RoHS认证是欧盟立法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标准,主要用于规范电子电器的材料及工艺标准,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该认证要求电源产品中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及其醚等有害物质,推动了电源行业采用更环保、更安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通过RoHS认证的电源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物质排放,在产品报废后也更易于回收和处理,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的今天,使用符合RoHS认证的电源有助于减少电子垃圾对土壤、水源等环境要素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2. **选购注意事项** - **主流品牌**:主流的电源品牌有游戏悍将、航嘉、鑫谷、爱国者、金河田、先马、至睿、长城机电、超频三、海盗船、全汉、安钛克、振华、酷冷至尊、大水牛、Tt、GAMEMAX、台达科技、影驰、昂达、海韵、九州风神和多彩等。这些品牌在电源制造领域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它们的产品在质量控制、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不同品牌的电源在技术研发、用料选择、工艺制造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产品在性能表现、价格定位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例如,海盗船、海韵等品牌在高端电源市场表现出色,其产品通常采用高品质的电容、电感等元件,具备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但价格相对较高;而航嘉、长城等品牌则提供了丰富的产品线,涵盖了从入门级到中高端的各种电源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用户在选择电源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计算机配置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度来进行综合考虑。 - **注意做工**:判断一款电源做工的好坏,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从重量开始判断,一般情况下,高档电源由于采用了更厚实的外壳、更多的散热片以及更高质量的电子元件,重量会比普通电源重。较重的电源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用料更扎实,结构更稳固,能够提供更好的散热和电磁屏蔽效果。其次,优质电源使用的电源输出线一般较粗。较粗的输出线能够降低电阻,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从而提高电源的传输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承载大电流的传输,确保电源在高负载运行时的稳定性。此外,通过电源上的散热孔观察其内部,可以看到体积和厚度都较大的金属散热片和各种电子元件,并且优质电源中这些部件的排列通常较为紧密。较大的散热片有助于快速散发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保证电源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紧密排列的电子元件则反映了电源的设计合理性和工艺精湛程度,有助于提高电源的性能和可靠性。例如,一些高端电源内部采用了全模组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和安装电源线,这种设计不仅方便了理线,还提高了电源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体现了电源在做工和设计上的高端水平。在选购电源时,仔细观察这些细节,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到做工优良、性能可靠的电源产品。 ## 九、认识和选购鼠标及键盘(书:第61页) ### (一)外观与基本参数 1. **外观**:鼠标的外观设计多种多样,形状、颜色、材质等各不相同,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常见的鼠标有左右对称设计,适合左右手通用的用户;也有专门为右手设计的鼠标,其外形贴合右手的人体工学,能够提供更舒适的握持感,在长时间使用时减少手部疲劳。鼠标表面的材质也有所不同,有光滑的塑料材质,手感细腻,便于操作;也有采用橡胶材质或类肤材质的鼠标,具有更好的防滑性,即使在手部出汗的情况下也能稳定握持鼠标。此外,鼠标上的按键和滚轮的设计也各具特色,按键的形状、大小、触感以及滚轮的滚动阻力和刻度感等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2. **基本参数** - **鼠标大小**:根据鼠标长度来划分,可分为大鼠(≥120mm)、普通鼠(100 - 120mm)、小鼠(≤100mm)。鼠标大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用户的手型和使用习惯。大手型用户通常更适合使用大鼠,因为大鼠能够提供更宽敞的握持空间,使手指能够自然伸展,减少手部的局促感;小手型用户则可能更倾向于小鼠或普通鼠,这样可以更轻松地操控鼠标,精准地进行点击和移动操作。例如,在进行精细的图形设计工作或电竞游戏时,合适的鼠标大小能够让用户更加得心应手,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 **适用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鼠标被划分为多种适用类型,如经济实用型、移动便携型、商务舒适型、游戏竞技型和个性时尚型等。经济实用型鼠标价格较为亲民,功能满足基本的日常使用需求,适合普通办公和家庭用户;移动便携型鼠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通常采用无线连接方式,适合经常需要携带笔记本电脑外出的用户;商务舒适型鼠标注重舒适性和外观的简约大方,适合商务人士在办公环境中长时间使用;游戏竞技型鼠标则具备高性能的特点,如高分辨率、快速响应时间、多个可编程按键等,能够满足游戏玩家在激烈游戏中的操作需求;个性时尚型鼠标在外观设计上独具特色,采用鲜艳的颜色、独特的造型等,适合追求个性化的年轻用户。 - **工作方式**:鼠标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光电、激光和蓝影三种,其中激光鼠标和蓝影鼠标从本质上说也属于光电鼠标。光电鼠标通过红外线来检测鼠标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这种工作方式的鼠标定位较为准确,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广泛应用于日常办公和普通家庭使用场景。激光鼠标使用激光作为定位的照明光源,其特点是定位更加精确,能够在各种不同的表面上提供稳定的跟踪性能,即使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也能正常工作,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或对定位精度要求极高的专业应用(如专业图形设计、高精度CAD绘图等)中表现出色,但成本相对较高。蓝影鼠标则是使用普通光电鼠标配合蓝光二极管照到透明的滚轮上的工作方式,其性能优于普通光电鼠标,在光线较暗或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好的跟踪效果,但低于激光鼠标,适用于一般的办公娱乐和轻度游戏场景,在价格和性能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 **连接方式**:鼠标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有线、无线和双模式(具有有线和无线两种使用模式)三种。有线鼠标通过USB或PS/2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其优点是信号稳定,不会出现延迟或中断的情况,并且无需担心电池电量问题,适合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合,如电竞比赛、专业图形设计等。无线方式又分为蓝牙和多连(好几个具有多连接功能的同品牌产品通过一个接收器进行操作的能力)两种。蓝牙鼠标使用方便,只需与计算机的蓝牙设备配对即可使用,无需额外的接收器,且兼容性较好,适用于大多数配备蓝牙功能的计算机设备,但在一些较老的计算机上可能无法使用或存在兼容性问题,并且蓝牙鼠标的功耗相对较高,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多连无线鼠标通常配备一个小巧的接收器,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一个接收器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同品牌的无线鼠标或其他设备(如无线键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连接方便、通用性强,并且在信号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适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中同时使用多个无线设备的情况。无线鼠标通常是通过安装7号电池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寿命因鼠标的使用频率、工作方式和电池质量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蓝牙鼠标的电池消耗相对较快,而采用节能技术的无线鼠标电池续航时间可能更长。 - **按键数**:按键数是指鼠标按键的数量,现在的鼠标按键数已经从传统的两键、三键发展到了四键甚至八键乃至更多键。一般来说,按键数越多的鼠标价格越高,其功能也更加丰富多样。例如,一些游戏鼠标配备了多个可编程按键,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游戏习惯将这些按键设置为不同的功能(如快捷键、宏命令等),从而在游戏中实现快速操作,提高游戏效率。而对于普通办公用户来说,两键或三键鼠标已经基本满足日常操作需求,如左键用于点击、选择,右键用于弹出菜单,滚轮用于滚动页面等。 - **分辨率** - 鼠标的分辨率,是选择一款鼠标的主要依据之一。一款鼠标性能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其鼠标内部的解码装置所能辨认的每英寸长度内的点数,也就是一般人们所说的分辨率,单位是DPI或CPI。其意思是指鼠标移动中,每移动一英寸能准确定位的最大信息数。分辨率是衡量鼠标移动精确度的标准,分为硬件分辨率和软件分辨率,硬件分辨率反映鼠标的实际能力,而软件分辨率是通过软件来模拟出一定的效果。 - dpi是dots per inch的缩写,意思是每英寸的像素数。 - cpi是count per inch的缩写,意思是每英寸的采样率。 - dpi和cpi都可以用来表示鼠标的分辨率,但是dpi反应的是个静态指标,用在打印机或扫描仪上显得更为合适。由于鼠标移动是个动态的过程,用cpi来表示鼠标的分辨率更为恰当。当我们把鼠标向左移动一英寸时,400cpi的鼠标会向计算机发出400次“左移”信号,而800cpi的鼠标就发送800次。做个假设,我们把鼠标移动1/800英寸,那么800cpi的鼠标会向计算机传送一次移动信号,而400cpi的鼠标却没有反应,我们必须再移动1/800英寸它才会传送移动信号。 - 其实800cpi的鼠标在移动开始阶段会比400cpi的鼠标反应快些。800cpi和400cpi的鼠标只是在显示器分辨率高的情况下性能差异才会表现得明显一点。800cpi的鼠标虽然定位比较精确,但是价格比较昂贵,除非是专业图形用户或游戏专业玩家,400cpi分辨率的光电鼠标已经足够用了 - dpi数则是鼠标移动每英寸汇报给windows的点数,2000dpi鼠标移动12微米, 就给windows汇报一个点,而400dpi需要移动60微米,才给windows汇报一个点,所以从鼠标识别的角度来说,高dpi意味着高精确度。关于dpi,理论上是越高越好,在鼠标移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高的在屏幕上可以移动更多距离。 - DPI是每英寸点数,也就是鼠标每移动一英寸指针在屏幕上移动的点数。比如400DPI的鼠标,他在移动一英寸的时候,屏幕上的指针可以移动400个点 - 其实DPI这种概念还不能更加准确唯一的表示鼠标的精度。比如,每英寸点数中的“点”,在屏幕上并不是不变的。他受到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并不是唯一对应屏幕上的像素点。有可能这个点是4个像素,也有可能是1个像素。这就是因为DPI的概念中牵扯到了显示器上的变化。因此使用CPI来表示鼠标精度。这种概念的解释是:每英寸鼠标采样次数。明白讲,就是鼠标移动一英寸,鼠标自己能够从移动表面上采集到多少个点的变化。这种属性完全关乎于鼠标自己的性能,不再牵扯到显示器的问题。所以,可以更准确,不变的反应出鼠标的精度。当我们需要鼠标在屏幕上移动一段固定的距离时,高DPI的鼠标所移动的物理距离会比低DPI鼠标要短。前者可以对更小的操作在最快的时间里作出反映。这一点在FPS游戏中显得非常重要。高手为了追求射击时的最大稳定性,通常将鼠标速度的预设值调得相当低。当需要突然急转身的时候,400DPI就会比800CPI多用去一倍的物理位移,从而容易将第一时间击毙敌人的机会错过。也许你要问,把鼠标加速开大一些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是的,这样没错。虽然物理移动距离缩短了,但损失的却是定位的精度。 - 如果鼠标移动的物理点对应着屏幕上的逻辑点,原本一个物理点与一个逻辑点相对应,在开启加速的影响下,指针为了跟上鼠标的移动速度,就会将一部分物理点忽略掉。于是就变成了一个物理点可能要对应多个逻辑点,精度自然就降低了。所以高DPI的优势就体现在瞬间加速的同时一样可以提供近乎完美的精度,而低CPI鼠标是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你是一名对鼠标要求很高的FPS玩家,选择一款高DPI的鼠标就很有必要了。如果非要给DPI定义为精度的话,那么在快速移动中,高DPI的鼠标的定位精度一定会大于低DPI的鼠标。但是鼠标的CPI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会一直保持着高达800的DPI指标。当鼠标的移动速度较缓慢时,此时DPI的值就会变的很低。当移动速度加快时,DPI值也会随之增高。也就是说CPI和鼠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这一切都是靠光学传感器对移动速度作出的准确判断。所以,DPI的高低对于制图领域来讲基本上毫无意义,但在激烈的FPS游戏中,高DPI无疑会带给你更多的胜算。 ### (二)技术参数与选购注意事项 1. **技术参数** - **最高分辨率**:鼠标的分辨率越高,在一定距离内定位的定位点就越多,能更精确地捕捉到用户的微小移动,有利于精准定位。例如,在进行精细的图形设计工作时,高分辨率鼠标可以让设计师更准确地选择和操作图像中的微小元素;在电竞游戏中,特别是射击类游戏,高分辨率能够使玩家更精准地瞄准目标,提高射击命中率。另外,cpi(分辨率单位)越高,鼠标在移动相同物理距离的情况下,计算机指针移动的逻辑距离会越远。目前主流的光电鼠标分辨率多为2000cpi左右,最高可达6000cpi以上。不过,过高的分辨率对于一些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适用,因为需要更高的手部控制精度,否则可能会导致指针移动过快而难以控制。 - **分辨率可调**:是指可以通过选择档位来切换鼠标的灵敏度,也就是鼠标指针的移动速度。现在市面上的鼠标分辨率最高可以调到8挡。分辨率可调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来调整鼠标的灵敏度。例如,在进行日常办公操作(如浏览网页、处理文档等)时,可以将鼠标灵敏度设置较低,以便更精准地进行点击和选择;而在玩电竞游戏时,根据游戏类型和个人操作风格,可以将鼠标灵敏度调整到较高的档位,使指针移动更加迅速,提高操作反应速度。 - **刷新率**:主要是针对光电鼠标,又被称为采样率,是指鼠标的发射口在每一秒接收光反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电信号的次数。刷新率越高,鼠标的反应速度越快。在快速移动鼠标时,高刷新率能够确保鼠标的光标位置及时更新,减少光标延迟和抖动现象,使操作更加流畅。例如,在电竞游戏中,高刷新率的鼠标可以让玩家在快速转身、瞄准等操作时更加顺畅,准确捕捉到游戏中的动态信息,提高游戏体验。一般来说,普通办公鼠标的刷新率在125Hz - 250Hz之间,而电竞游戏鼠标的刷新率通常较高,部分高端产品可以达到1000Hz甚至更高。 - **人体工学**:人体工学是指使用工具的使用方式尽量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在工作时使身体和精神不需要任何主动适应,从而减少因适应使用工具造成的疲劳感。鼠标的人体工学设计主要体现在造型设计上,分为对称设计、右手设计和左手设计三种类型。对称设计的鼠标适合左右手通用的用户,其外形左右对称,无论用哪只手操作都能获得相对舒适的体验;右手设计的鼠标专门为右手用户打造,其外形贴合右手的握持姿势,通常在右侧有更多的按键和凹槽,方便大拇指操作,能够提供更好的握持稳定性和操作便利性;左手设计的鼠标则相反,是为左手用户设计的,满足少数习惯用左手操作鼠标的用户需求。良好的人体工学设计可以有效减轻长时间使用鼠标导致的手部疲劳、腕部疼痛等问题,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如办公人员、游戏玩家等)来说尤为重要。 - **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按键使用寿命)**:微动开关的作用是将用户按键的操作传输到计算机中,优质鼠标要求每个微动开关的正常寿命都不低于10万次的单击且手感适中,不能太软或太硬。微动开关的质量直接影响鼠标的按键手感和使用寿命。如果微动开关质量不佳,可能会出现按键失灵、双击等问题,给用户操作带来诸多不便。在游戏中,按键失灵可能会导致游戏操作失误,影响游戏成绩;在办公中,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在选购鼠标时,关注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和手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高端鼠标采用了高品质的微动开关,并提供了可更换微动开关的设计,方便用户在微动开关出现问题时自行更换,延长鼠标的使用寿命。 2. **选购注意事项** - **主流品牌**:现在市面上主流的鼠标品牌有双飞燕、雷柏、血手幽灵、达尔优、富勤、新贵、雷蛇、罗技、樱桃、狼蛛、明基、微软、华硕和长城机电等。这些品牌在鼠标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产品涵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的各种类型,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不同品牌的鼠标在产品设计、性能表现、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罗技和微软是国际知名品牌,其鼠标产品在技术研发和质量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在高端办公和游戏市场占据一定份额;雷蛇、血手幽灵等品牌则专注于游戏鼠标领域,其产品在游戏性能、外观设计和个性化功能方面表现出色,深受电竞玩家的喜爱;双飞燕、富勤等品牌则以性价比高的产品为主,适合普通办公和家庭用户。用户在选择鼠标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预算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度来进行综合考虑。 - **手感**:鼠标的外形决定了其手感,用户在购买时应亲自试用后再做选择。手感的标准包括鼠标表面的舒适度、按键的位置分布以及按键与滚轮的弹性、灵敏度和力度等。对于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的鼠标,还需要测试鼠标的外形是否贴合自己的手型,能否提供舒适的握持姿势。例如,鼠标表面如果过于光滑,可能会导致手部在操作时容易打滑;按键的位置如果不合理,可能会使手指在操作时感到别扭;按键的弹性和力度不合适,可能会影响点击的准确性和手感,太软的按键可能会导致误操作,太硬的按键则会使手指疲劳。因此,在购买鼠标时,亲自试用并感受其手感是确保选择到适合自己鼠标的关键步骤,只有手感舒适的鼠标才能在长期使用中减少手部疲劳,提高操作效率。 - **功能**:市面上许多鼠标提供了比一般鼠标更多的按键,帮助用户在手不离开鼠标的情况下处理更多的事情。一般的计算机用户选择普通的鼠标即可,其基本的左右键和滚轮功能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操作需求,如浏览网页、处理文档、简单的图像编辑等。然而,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如游戏玩家,由于在游戏中需要快速执行各种操作,如切换武器、使用技能、打开地图等,因此可以选择按键较多的多功能鼠标。这些鼠标的额外按键可以通过驱动软件进行编程,设置为特定的游戏功能,从而提高游戏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例如,在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中,玩家可以将鼠标的侧键设置为常用技能的快捷键,这样在战斗中可以快速释放技能,提高反应速度和战斗能力。在选择鼠标功能时,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来决定,避免为不必要的功能支付额外费用。 ## (三)认识和选购键盘 ### (一)外观与性能指标 1. **外观**:键盘的外观设计丰富多样,包括不同的颜色、形状和材质。常见的键盘有传统的矩形设计,也有一些采用了人体工学设计的键盘,其外形更加贴合手部和腕部的自然姿势,能够减少长时间打字带来的疲劳感。键盘的材质主要有塑料和金属等,塑料键盘较为轻便,成本较低,而金属键盘则更加坚固耐用,外观质感更好。在键帽的印刷工艺上,有激光蚀刻、丝网印刷等不同方式,激光蚀刻的键帽字符耐磨,使用寿命长;丝网印刷的键帽成本较低,但字符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磨损。此外,键盘的布局也有所不同,除了常见的标准104键布局外,还有一些简化的87键布局(去掉了数字小键盘),适用于对便携性要求较高或不需要频繁使用数字小键盘的用户;以及增加了多媒体功能键、宏编程键等特殊按键的键盘,方便用户进行快捷操作。 2. **性能指标** - **产品定位**: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键盘有多种产品定位,除了常见的标准类型外,还有多媒体类型(增加了多媒体控制按键,如播放/暂停、音量调节等,方便用户在娱乐时快速控制音频和视频播放)、笔记本类型(体积小巧,键程较短,适合搭配笔记本电脑使用,便于携带)、时尚超薄类型(外观设计轻薄时尚,注重美感,通常采用剪刀脚架构或类似的短键程设计,适合追求外观和便携性的用户)、游戏竞技类型(具有快速响应、抗鬼键、全键无冲等特点,并且可能配备宏编程功能,满足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的快速操作需求)、机械类型(每个按键都有独立的机械轴,提供独特的手感和长寿命,广泛应用于游戏玩家和打字爱好者中)、工业类型(具有更高的耐用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工业环境中的高强度使用)和多功能类型(结合了多种功能,如多媒体控制、宏编程、背光调节等,提供更加全面的使用体验)。 - **连接方式**:现在键盘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有线、无线和蓝牙三种。有线键盘通过USB或PS/2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其优点是信号稳定,不会出现延迟或中断的情况,并且无需担心电池电量问题,适合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合,如专业打字工作、电竞比赛等。无线键盘则通过无线信号与计算机通信,其优点是摆脱了线缆的束缚,使用更加自由灵活,适合在需要经常移动键盘或对桌面整洁度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使用,如家庭娱乐中心、会议室等。蓝牙键盘使用蓝牙技术与计算机连接,具有连接方便、通用性强的特点,只要计算机具备蓝牙功能即可使用,无需额外的接收器,但在一些较老的计算机上可能无法使用或存在兼容性问题,并且蓝牙键盘的功耗相对较高,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无线键盘和蓝牙键盘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常见的是使用7号电池或内置锂电池,电池寿命因键盘的使用频率、工作方式和电池质量等因素而异。 - **按键数**:指键盘中按键的数量,标准键盘为104键,包括字母键、数字键、功能键、方向键等,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现在市场上还有87键、107键和108键等类型。87键键盘去掉了数字小键盘,体积更小,便于携带,适合笔记本电脑外接键盘或对便携性要求较高的用户;107键和108键键盘在104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功能键,如电源管理键、睡眠键等,方便用户对计算机进行快速控制。此外,一些游戏键盘和多功能键盘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按键,如宏编程键、多媒体控制键等,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操作便利性。 ### (二)技术参数与选购注意事项 1. **技术参数** - **防水功能**:水一旦进入键盘内部,就会造成键盘损坏,如导致按键失灵、电路短路等问题。具有防水功能的键盘能够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使用寿命比不防水的键盘更长。防水键盘通常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和材料,如在键盘底部设置排水孔,使用防水薄膜覆盖电路板等,当有液体溅入键盘时,液体可以通过排水孔流出,而防水薄膜可以阻止液体进入电路板,从而保护键盘内部的电路和元件。这种设计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实用,例如在使用键盘时不小心打翻水杯,防水键盘能够大大降低损坏的风险。一些高端防水键盘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受浸泡而不损坏,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 **人体工学**:人体工学键盘的外观与传统键盘大相径庭,其设计理念是使键盘的使用方式更加符合人体的自然形态,从而减少因长时间使用键盘而导致的疲劳和不适。这类键盘通常采用流线型设计,使手部和腕部能够处于更加自然、舒适的姿势。例如,一些人体工学键盘具有分离式或倾斜式的键帽布局,能够使手指在打字时更加自然地伸展,减少手指的扭曲和疲劳;部分键盘还配备了腕托,为腕部提供支撑,减轻腕部压力,预防腕管综合征等职业病。在长时间的文字输入、编程或游戏等操作中,使用人体工学键盘可以显著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游戏体验。 - **按键寿命**:指键盘中的按键可以敲击的次数,这是衡量键盘质量和耐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普通键盘的按键寿命都在1000万次以上,如果按键的力度大、频率快,按键寿命会降低。按键寿命主要取决于按键内部的微动开关和键帽的材质及工艺。高质量的微动开关能够承受更多次的按压而不损坏,而优质的键帽材料(如PBT材质)具有更好的耐磨性,不易出现字符磨损的情况。对于需要频繁使用键盘的用户(如打字员、程序员、游戏玩家等)来说,按键寿命长的键盘能够减少更换键盘的频率,降低使用成本,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按键手感和性能。 - **按键行程**:指按下一个键到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按键按下的深度。如敲击键盘时感到按键上下起伏比较明显,就说明它的按键行程较长。按键行程的长短关系到键盘的使用手感,不同用户对按键行程的偏好因人而异。按键行程较长的键盘弹性十足,但比较费劲,适合那些喜欢有明显按键反馈、追求打字节奏感的用户,例如一些机械键盘的青轴就具有较长的按键行程,按下时会有明显的段落感和清脆的声音;按键行程适中的键盘让人感到柔软舒服,适合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日常使用;按键行程较短的键盘长时间使用会让人感到手酸,因为手指需要更频繁地用力按下按键,但在一些需要快速连续按键的场景(如电竞游戏中的快速技能释放)下可能会有一定优势,例如一些笔记本键盘为了追求轻薄设计,采用了较短的按键行程。 - **按键技术**:指键盘按键所采用的工作方式,目前主要有机械轴、X架构和火山口架构3种。机械轴是指键盘的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开关来控制闭合,这个开关就是“轴”,使用机械轴的键盘也被称为机械键盘。机械轴又包含黑轴、红轴、茶轴、青轴、白轴、凯华轴和Razer轴7种类型,每种轴体的手感和特点各不相同。黑轴手感直上直下,无段落感,压力克数较大,适合游戏玩家,尤其是需要频繁按键的电竞游戏,如《星际争霸》《英雄联盟》等,但对于长时间打字可能会导致手指疲劳;红轴手感轻盈,压力克数较小,无段落感,打字和游戏都较为舒适,是一种较为全能的轴体;茶轴结合了青轴与黑轴的特点,有轻微的段落感,压力克数适中,兼顾打字和游戏,适合初次使用机械键盘的用户;青轴段落感最强,打字时会有明显的“咔嚓”声,手感清脆,压力克数适中,适合喜欢有强烈按键反馈和声音的用户,但在安静环境中使用可能会产生噪音干扰;白轴压力克数较大,段落感明显,已停产,较为少见;凯华轴是国产轴体,性价比较高,手感接近樱桃轴(Cherry轴,是机械键盘中常用的高品质轴体);Razer轴是雷蛇公司自行研发的轴体,具有独特的手感和性能特点。X架构又叫剪刀脚架构,它使用平行四连杆机构代替开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键盘敲击力道的一致性,使作用力平均分布在键帽的各个部分,敲击力道小而均衡,噪声小,手感好,价格稍高,常用于笔记本键盘和一些超薄键盘中。火山口架构主要由卡位来完成开关的功能,2个卡位的键盘相对便宜,且设计简单,但容易造成掉键和卡键问题;4个卡位的键盘比2个卡位的有更好的稳定性,不容易出现掉键问题,但成本略高,是传统薄膜键盘中常见的架构。 2. **选购注意事项** - **主流品牌**:现在市面上主流的键盘品牌有双飞燕、雷柏、海盗船、血手幽灵、达尔优、富勒、雷蛇、罗技、樱桃、狼蛛、明基、微软、联想、华硕和金河田等。这些品牌在键盘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其产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和价位段,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品牌在键盘的研发、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各有特色。例如,樱桃(Cherry)是机械键盘领域的知名品牌,其机械轴体以高品质和稳定性著称,许多高端机械键盘都采用樱桃轴;罗技和微软在办公键盘领域表现出色,其产品注重舒适性、耐用性和功能实用性,适合商务办公和日常使用;雷蛇、海盗船等品牌则专注于游戏键盘市场,其产品在游戏性能、外观设计、个性化功能(如RGB背光、宏编程等)方面具有优势,深受电竞玩家的喜爱;双飞燕和富勒等品牌以高性价比产品为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适合普通消费者和入门级用户。用户在选择键盘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预算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度进行综合考虑。 - **功能和外观**:虽然键盘上按键的基本布局大致相同,但各个厂家在设计产品时,一般还会添加一些额外的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多媒体播放按钮(如播放/暂停、上一曲、下一曲、音量调节等)可以方便用户在不切换窗口的情况下控制音频和视频播放;宏编程功能允许用户自定义按键组合,实现一键执行复杂操作,在游戏中可以快速释放技能连招或在办公软件中执行一系列重复性操作,提高效率;背光功能不仅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方便用户使用键盘,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颜色和效果(如呼吸灯、波浪灯等)增加键盘的美观度和个性化。在外观设计上,优质的键盘布局合理、美观,注重细节处理,如键帽字符清晰、不易磨损,键盘边框线条流畅等。同时,引入人体工学设计的键盘能够提供更好的使用舒适度,减少长时间使用带来的疲劳感。用户在选购键盘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审美偏好,选择功能实用、外观符合自己喜好的键盘。 - **做工**:优质的键盘在做工方面通常表现出色。从键盘面板来看,颜色清爽、字迹显眼,能够清晰地显示按键功能,且不易褪色。键盘背面有详细的产品信息和合格标签,表明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用手敲击各按键时,能感受到质感良好,按键反应灵敏,无卡顿或迟滞现象。按键表面和边缘平整,无毛刺,不会刮伤手指。此外,键盘的整体结构稳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或变形的情况。例如,一些高端键盘采用了一体成型的外壳设计,不仅增强了键盘的坚固性,还提升了外观质感。在选购键盘时,仔细检查键盘的做工细节,可以帮助用户判断其质量优劣,选择到耐用、好用的键盘产品。 ## 六、认识和选购外部设备 ### 认识和选购音箱 ### (一)外观与性能指标 1. **外观**:普通的计算机音箱由功放和两个卫星箱组成。功放通常是一个独立的箱体,其外观设计多样,有长方体、圆柱体等不同形状,表面材质也有塑料、金属等选择。功放上集成了各种接口和按钮,方便用户连接音频设备(如电脑声卡、手机、MP3播放器等)和调节音箱的音量、音调、音效等参数。卫星箱的形状一般较为小巧,常见的有长方体和圆柱体等,其功能是将电信号通过内部的扬声器转化为声能,输出声音。卫星箱通常至少有两个,分别负责输出左右声道的信号,以实现立体声效果。一些高端音箱在卫星箱的设计上更加精致,可能采用木质外壳,不仅外观质感更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音质。此外,音箱的外观颜色也丰富多彩,有黑色、白色、银色、木质纹理色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环境选择搭配。 2. **性能指标** - **声道系统**:音箱所支持的声道数是衡量音箱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单声道到最新的环绕立体声,这一参数与声卡的基本一致。常见的声道系统有2.0声道(两个声道,即左声道和右声道,适合听音乐、看电影等日常使用,能够提供较好的立体声效果)、2.1声道(在2.0声道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低音炮,增强了低频效果,在播放音乐和电影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低音表现,尤其适合流行音乐、动作电影等需要强烈低音效果的内容)、5.1声道(包括五个卫星箱和一个低音炮,能够实现更加逼真的环绕声效果,在家庭影院系统中广泛应用,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如在观看大片时,能清晰感受到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来)、7.1声道(在5.1声道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环绕声道,进一步提升了环绕声效果,提供更加精准的声音定位,适合对声音效果要求极高的用户,如专业游戏玩家、影音发烧友等)等。不同的声道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声道系统。 - **有源无源**:有源音箱又称为“主动式音箱”,通常是指带有功率放大器的音箱,一般需要插电源使用(严格来说,“源”应理解为功放,而不是单纯指电源,因为有些需要插电源但仍需外部功放的音箱不属于有源音箱)。有源音箱由于内置了功放电路,能够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驱动扬声器的功率,因此其音质通常比同样的无源音箱好,并且使用方便,只需连接音频源和电源即可工作。无源音箱又称为“被动式音箱”,内部不带功放电路,需要连接外部功放才能正常工作。无源音箱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对功放的要求较高,不同的功放搭配会对音质产生较大影响。在选择音箱时,如果用户对音质有一定要求且不想额外配置功放,有源音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如果用户已经有了合适的功放或者对音质有特殊追求且愿意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功放搭配,无源音箱也可以提供出色的音质表现。 - **控制方式**:指音箱的控制和调节方法,关系到用户界面的舒适度。常见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最常见的旋钮式和按键式,通过旋转旋钮或按下按钮来调节音量、音调、音效等参数,这种方式操作简单直接,造价较低,但在调节多个参数时可能需要分别操作不同的旋钮或按钮,相对不太方便。第二种方式是信号线控制设备,即将音量控制和开关放在音箱信号输入线上,这种方式成本不会增加很多,但操控很方便,用户可以在连接音频源的地方(如电脑主机后面)直接调节音箱音量,无需在音箱功放上进行操作。第三种是最优秀的控制方式,使用一个外置的独立线控或遥控器来控制。线控可以放置在用户方便操作的位置(如桌面上),遥控器则可以让用户在一定距离内(如坐在沙发上)轻松控制音箱的各种功能,这种方式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性,但成本相对较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 **频响范围**: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直接的关系。频响范围是指音箱能够重放的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之间的范围,其频率响应的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从理论上讲,20Hz - 20000Hz的频率响应足够覆盖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但实际上,大多数音箱很难在整个频响范围内都保持良好的性能。一般来说,价格较高的音箱在频响范围和频响曲线的平坦度上表现更好,能够更准确地还原声音的细节和原有音色。例如,在播放音乐时,频响范围宽且性能好的音箱能够清晰地还原出低音鼓的深沉低频、人声的中频细节以及高音弦乐的清脆高频,让音乐听起来更加自然、逼真。 - **扬声器材质**:低档塑料音箱因其箱体单薄,无法克服谐振,音质较差(当然也有部分设计较好的塑料音箱能够达到一定的音质水平,但总体上不如木制音箱)。木制音箱由于木材的特性,能够降低箱体谐振所造成的音染,使声音更加纯净,其音质普遍比塑料音箱好。木制音箱的木材种类也会对音质产生影响,例如,实木音箱通常比胶合板音箱在音质上更出色,但价格也更高。在选择音箱时,如果对音质有较高要求,建议优先考虑木制音箱,但同时也要注意木材的质量和工艺处理。此外,一些高端音箱可能会采用特殊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质来制作扬声器或音箱外壳,以进一步提升音质表现,但这些音箱通常价格昂贵,适合对音质有极致追求的专业用户或发烧友。 - **扬声器尺寸**:扬声器尺寸越大越好,大口径的低音扬声器能在低频部分有更好的表现。普通多媒体音箱低音扬声器的喇叭多为3 - 5英寸,较大尺寸的低音扬声器能够推动更多的空气,产生更强烈、更饱满的低音效果。例如,在播放电影中的爆炸场景或重低音音乐时,大尺寸低音扬声器能够让用户更强烈地感受到低音的震撼力,增强音频的沉浸感。然而,扬声器尺寸也不是唯一决定音质的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音箱的整体设计、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等其他因素。 - **信噪比**:指音箱回放的正常声音信号与无信号时噪声信号(功率)的比值,用dB表示。信噪比数值越高,噪声越小,声音质量就越好。例如,信噪比为80dB的音箱比信噪比为70dB的音箱在声音纯净度上有明显提升,能够提供更清晰、更干净的音频输出。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音乐或观看电影时,高信噪比的音箱能够让用户更好地沉浸在声音内容中,而不会被背景噪声所干扰。一般来说,优质音箱的信噪比应在80dB以上,高端音箱甚至可以达到90dB或更高。 - **阻抗**:它是指扬声器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高于16Ω的是高阻抗,低于8Ω的是低阻抗,音箱的标准阻抗是8Ω。建议不要购买低阻抗的音箱,因为低阻抗音箱需要更大的电流驱动,如果功放的输出功率不足,可能会导致声音失真、音量变小甚至损坏功放。而高阻抗音箱虽然对功放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在相同功率下,其音量可能会相对较小。在选择音箱时,要确保音箱的阻抗与所连接的功放或音频设备相匹配,以获得最佳的音质和性能表现。如果使用的是普通电脑声卡或集成声卡,一般选择标准阻抗(8Ω)的音箱即可;如果使用独立功放,则需要根据功放的输出阻抗范围来选择合适阻抗的音箱。 ### (二)选购注意事项 1. **重量**:音箱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质量。好质量的产品通常比较重,这可能意味着它采用了更好的板材来制作箱体,以及质量较好的扬声器等组件。较重的板材有助于减少箱体谐振,提高音质;而高质量的扬声器本身也可能具有一定的重量。例如,一些高端木质音箱采用厚实的实木板材,不仅外观质感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谐振,提升声音的纯净度和清晰度。然而,重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如品牌、性能指标、做工等)来综合判断音箱的质量。 2. **功放**:功放是音箱的重要组件之一,它对音质的影响很大。在选购音箱时,要注意功放的质量和性能。一些厂家可能会在功放机里面加铅块使它的重量增加,给人一种用料扎实的错觉,但实际上这并不能提升功放的性能。因此,在观察功放时,要从外壳上的空隙查看其内部结构,了解功放使用的电子元件质量、散热片的大小和厚度等。优质的功放通常使用高质量的电容、电阻等电子元件,并且散热片体积较大、厚度较厚,能够有效散发功放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保证功放的稳定运行,从而提升音箱的音质表现。此外,功放的功率也要与音箱的功率相匹配,功率不足可能导致声音失真,功率过大则可能损坏音箱。 3. **防磁**:音箱是否防磁很重要,尤其是卫星箱必须防磁。如果音箱不防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磁场干扰,导致显示器出现花屏的现象,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将音箱放置在靠近显示器的位置(如电脑桌面)时,防磁功能尤为关键。大多数正规品牌的音箱都会在产品说明中注明是否具备防磁功能,用户在选购时应注意查看这一参数,确保选择的音箱不会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4. **品牌**:主流的音箱品牌有惠威、漫步者、飞利浦、麦博、DOSS、奋达、BL、BOSE、索尼、慧海、三诺、罗技、爱国者、魔杰和美丽之音等。这些品牌在音箱领域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产品在音质、做工、设计、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惠威和漫步者是国内知名的音箱品牌,以高性价比产品为主,其产品线丰富,涵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的各种音箱,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BOSE和索尼等国际品牌则在高端音箱市场表现出色,其产品采用了先进的音频技术和精湛的工艺,提供卓越的音质和时尚的设计,但价格相对较高。用户在选择音箱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对音质的要求以及品牌的口碑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音箱品牌和型号。 ## 认识和选购移动存储设备 ### (一)U盘 1. **性能指标** - **接口类型**:U盘的接口类型主要包括USB 2.0/3.0/3.1、Type - C和Lighning等。USB 2.0接口是较为常见的传统接口,其传输速度较慢,理论最大传输速度为480Mbps,但在实际使用中,受限于设备性能等因素,传输速度一般在几十MB/s左右,适用于存储和传输一些小文件或对传输速度要求不高的情况。USB 3.0接口的传输速度有了显著提升,理论最大传输速度可达5Gbps,实际使用中传输速度通常可以达到几十MB/s到上百MB/s,大大缩短了大文件的传输时间,能够满足日常大多数文件的快速传输需求,如高清视频、大型软件安装包等。USB 3.1接口则进一步提高了传输速度,分为Gen 1和Gen 2两种规格,Gen 1的传输速度与USB 3.0相当,Gen 2的理论最大传输速度可达10Gbps,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体验。Type - C接口是一种新型的通用接口,它不仅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还具有更小的尺寸、更高的功率传输能力(最高可达100W)以及正反插都可用的便利性,逐渐成为移动设备和电脑的主流接口之一,越来越多的U盘也开始采用Type - C接口。Lighning接口则是苹果公司设备专用的接口,主要用于苹果产品之间的数据传输,如在iPhone、iPad和Mac之间传输文件。 - **小巧便携**:U盘体积很小,仅大拇指般大小,质量极轻,一般在15g左右,特别适合携带。它可以轻松地挂在胸前、吊在钥匙串上,甚至放进钱包里,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携带和使用。无论是在学校、办公室还是外出旅行,用户都可以方便地将U盘与电脑或其他支持USB接口的设备连接,传输和存储数据。这种小巧便携的特点使得U盘成为人们日常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首选设备之一,尤其适用于需要频繁移动数据的场景,如学生携带课件、上班族携带工作文档等。 - **存储容量大**:一般的U盘容量有4GB、8GB、16GB、32GB、64GB,除此之外还有128GB、256GB、512GB、1TB等大容量选项。随着技术的发展,U盘的存储容量不断增大,能够满足用户存储不同类型和数量文件的需求。例如,4GB - 16GB的U盘适合存储一些文档、图片、小型软件等日常办公和学习文件;32GB - 64GB的U盘可以容纳更多的文件,包括一些高清视频、较大型的软件安装包等;而128GB及以上容量的U盘则能够存储大量的高清视频、大型游戏安装文件、专业软件和大量的数据备份等,对于需要存储大量数据的用户(如摄影师、视频编辑人员、设计师等)来说非常实用。 - **防震**:U盘中无任何机械式装置,抗震性能极强。这意味着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即使U盘受到一定程度的碰撞、震动或掉落,也不容易损坏内部的数据存储芯片,数据的安全性较高。与传统的机械硬盘相比,U盘在抗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用户无需担心因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例如,在携带U盘外出时,即使将其放在背包中与其他物品一起挤压或晃动,或者不小心将其掉落,U盘内的数据依然能够保持完整,这使得U盘在移动使用场景中更加可靠。 - **其他特性**:U盘还具有防潮防磁、耐高低温等特性,安全可靠性较好。这些特性使得U盘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保护数据的安全。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中(如雨季或海边),U盘的防潮性能可以防止水分进入内部导致短路或损坏;在强磁场环境中(如靠近磁铁或电磁设备),U盘的防磁性能可以避免磁场对数据的干扰和破坏;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如炎热的夏天户外或寒冷的冬天户外),U盘也能够正常工作,确保数据的存储和读取不受影响。这些特性使得U盘成为一种非常稳定和可靠的数据存储设备,适用于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 2. **品牌**:主流的品牌有闪迪、PNY、台电、爱国者、金士顿和朗科等。这些品牌在U盘市场上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其产品在质量、性能、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不同品牌的U盘在存储芯片质量、读写速度、外观设计、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闪迪是全球知名的存储品牌,其U盘产品采用高品质的存储芯片,读写速度较快,并且提供了多种不同容量和接口类型的选择,产品线丰富;金士顿也是著名的存储品牌,其U盘以稳定性和兼容性著称,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朗科作为U盘的发明者,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产品在性能和创新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用户在选择U盘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预算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度来进行综合考虑。 ### (二)移动硬盘 1. **性能特点与参数** - **容量大**:市场上的移动硬盘能提供320GB、500GB、600GB、640GB、900GB、1TB、2TB、3TB、4TB等容量,最高可达12TB的容量,TB容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移动硬盘的大容量使其成为用户存储大量数据的理想选择,如存储大量的高清电影、音乐、照片、文档、游戏安装文件以及各种专业数据(如视频编辑素材、设计图纸、科研数据等)。例如,对于摄影师来说,拍摄的大量高清照片和视频素材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2TB - 4TB的移动硬盘可以轻松容纳这些数据;游戏玩家在下载和安装多个大型游戏时,也需要大容量的移动硬盘来存储游戏文件。 - **体积小**:移动硬盘的尺寸分为1.8英寸(超便携)、2.5英寸(便携式)和3.5英寸(桌面式)三种。1.8英寸的移动硬盘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需要经常外出并携带大量数据的用户,如商务人士在出差时携带工作资料;2.5英寸的移动硬盘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尺寸,它在便携性和存储容量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既可以方便地放入背包或口袋中携带,又能够提供相对较大的存储容量,适合大多数普通用户日常使用;3.5英寸的移动硬盘虽然体积较大,但存储容量也更大,通常用于需要在固定场所(如办公室或家庭)存储大量数据且对便携性要求不高的情况,如作为家庭多媒体中心的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大量的高清电影、音乐等。 - **接口丰富**:现在市面上的移动硬盘分为无线和有线两种,有线的移动硬盘采用USB2.0/3.0、eSATA和Thunderbolt雷电接口。USB 2.0接口是早期移动硬盘常用的接口,其传输速度相对较慢,如前文所述,实际传输速度一般在几十MB/s左右;USB 3.0接口则大大提高了传输速度,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实际传输速度可达几十MB/s到上百MB/s,加快了大文件的传输速度,缩短了等待时间。eSATA接口主要用于连接电脑的eSATA接口,其传输速度较快,与SATA接口的内部硬盘相当,但需要电脑具备eSATA接口,且该接口在笔记本电脑上并不常见。Thunderbolt雷电接口是一种高速接口,其传输速度非常快,理论最大传输速度可达40Gbps,能够实现超高速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对传输速度要求极高的专业用户,如视频编辑人员在传输大量高清视频素材时,但配备Thunderbolt接口的设备相对较少,且成本较高。无线移动硬盘则通过Wi - Fi等无线技术与设备连接,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如家庭Wi - Fi网络覆盖范围内)无线访问和传输移动硬盘中的数据,方便多个设备共享数据,但无线传输速度相对有线接口较慢,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池续航问题。 - **良好的可靠性**:移动硬盘多采用氦气盘片,这是一种比空气更轻、更稳定、更坚固耐用的盘片材质,并且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好的可靠性,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氦气盘片能够减少盘片旋转时的阻力和磨损,降低能耗,同时由于氦气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因气体泄漏或氧化等因素导致的盘片损坏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数据。相比传统的空气填充硬盘,氦气盘片在长时间使用和频繁读写数据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性能和更高的数据安全性,适合用于存储重要的数据,如企业数据备份、个人珍贵资料存储等。 ### (二)相关知识与品牌 1. **相关知识**:U盘由中国的朗科科技发明。朗科公司推出的以优盘为商标的闪存盘是世界上首创基于USB接口,采用闪存(Flash Memory)介质的新一代存储产品。闪存盘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这一发明对全球移动存储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存储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和高速发展。如今,U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 **品牌**:主流的品牌有爱国者、金士顿、西部数据、希捷、东芝等。这些品牌在移动硬盘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它们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例如,西部数据和希捷是全球知名的硬盘制造商,其移动硬盘产品采用高品质的硬盘驱动器和先进的技术,在读写速度、数据存储稳定性和容量方面表现出色,提供了多种不同容量和接口类型的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东芝的移动硬盘以其良好的性价比和可靠性受到用户的青睐,其产品在设计上注重便携性和易用性;金士顿在存储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移动硬盘产品在性能和兼容性方面表现不错,并且提供了一定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爱国者作为国内知名品牌,其移动硬盘在满足基本存储需求的同时,也在外观设计和功能创新方面有一定的特色,适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在选择移动硬盘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对存储容量和速度的要求、品牌声誉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移动硬盘品牌和型号。 ## 认识和选购打印机 ### (一)类型与共有指标 1. **类型** - **针式打印机**:其原理是通过打印头中的针撞击色带,将色带上的墨水印在纸上形成字符或图像。针式打印机的优点是可以打印多层纸张(如复写纸),常用于打印发票、收据、票据等需要一式多份的文档,在商业、金融、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银行打印存折、在企业打印财务票据等场景中,针式打印机能够满足特殊的打印需求。其缺点是打印速度相对较慢,打印分辨率较低,打印质量一般,噪音较大,并且打印过程中会对打印头产生一定磨损,需要定期更换打印头。 - **喷墨打印机**:通过喷墨头喷出的墨水实现打印操作,使用的耗材是墨盒,墨盒内装有不同颜色的墨水。主要优点是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打印噪声低,在打印彩色图片时能够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使用专用纸张时可打出和照片相媲美的图片,适合打印照片、海报、宣传册等对色彩要求较高的文档。根据产品的定位,喷墨打印机又分为照片、家用、商用和光墨4种类型。照片型喷墨打印机在色彩还原和打印精度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满足摄影爱好者打印高质量照片的需求;家用型喷墨打印机则注重性价比和易用性,满足家庭日常打印需求,如打印孩子的作业、家庭照片等;商用型喷墨打印机在打印速度和墨盒容量上有所提升,适合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的日常办公打印;光墨打印机是一种新型的喷墨打印机,采用特殊的打印技术,能够实现高速、高质量的彩色打印,但其价格相对较高,主要应用于对打印速度和质量要求极高的专业领域,如广告设计、数码印刷等。 - **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其原理是一个半导体滚筒在感光后,刷上墨粉,再在纸上滚一遍,最后用高温定型,将文本或图形印在纸张上,用的耗材是硒鼓和墨粉。其优点是彩色打印效果优异、成本低廉(尤其是黑白激光打印机,单页打印成本较低)和品质优秀,打印速度快,适合于文档打印较多的办公用户,如企业办公室、政府机关等。激光打印机也分为黑白激光打印机和彩色激光打印机两种类型。黑白激光打印机主要用于打印黑白文档,如合同、报告、文件等,其打印速度快、稳定性高、打印质量清晰锐利;彩色激光打印机则能够打印彩色文档和图片,虽然在色彩还原上略逊于喷墨打印机,但在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的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需要打印彩色宣传资料、图表等的办公场景。 - **热升华打印机**:通过加热色带,使色带上的染料升华并渗透到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热升华打印机能够打印出非常细腻、逼真的照片,色彩过渡自然,照片质量极高,常用于专业摄影领域、打印高质量的照片证件照等。其缺点是打印速度较慢,耗材成本较高,并且打印设备本身价格也相对较贵,不适用于大规模打印或对打印速度有要求的场景。 - **3D打印机**:3D打印机(3D Printers)简称(3DP)是恩里科·迪尼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但是3D打印出来的是物体的模型,不能打印其物体的功能。3D打印机通过逐层堆积材料(如塑料、金属、树脂等)的方式来构建三维物体,在工业设计、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工业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3D打印机快速制作产品原型,进行设计验证和修改;在医疗领域,可以打印人体器官模型用于手术规划和培训;在教育领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结构和物体的形成过程。 2. **共有指标** - **打印分辨率**:该指标是判断打印机输出效果好坏的一个直接依据,也是衡量打印机输出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通常分辨率越高的打印机,打印效果越好,能够呈现出更清晰、更细腻的图像和文字。打印分辨率以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为单位,表示在一英寸的长度或宽度上打印机能够打印的点数。例如,600dpi的打印机在一英寸上可以打印600个点,点数越多,图像和文字的边缘就越平滑,细节就越丰富。对于文本打印,较高的分辨率可以使文字更加清晰锐利,易于阅读;对于照片打印,高分辨率能够还原出更逼真的色彩和更细腻的纹理。一般来说,普通办公用打印机的分辨率在600dpi - 1200dpi之间,而用于专业图形设计或照片打印的打印机分辨率可能会更高,可达2400dpi甚至更高。 - **打印速度**:打印速度指标表示打印机每分钟可输出多少页面,通常用ppm(Pages Per Minute,每分钟页数)和ipm(Images Per Minute,每分钟图像数)这两个单位来衡量。这个指标越大越好,越大表示打印机的工作效率越高。ppm主要用于衡量文本打印速度,而ipm则更侧重于衡量打印图像或复杂文档(包含图形、图像和文字混合)的速度。不同类型和档次的打印机打印速度差异较大,例如,普通喷墨打印机的黑白文本打印速度可能在每分钟几页到十几页之间,彩色文本打印速度会稍慢一些;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相对较快,黑白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页 - 50页之间,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在每分钟10页 - 30页之间;而高速办公用激光打印机或专业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则可以达到每分钟几十页甚至更高。打印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打印机的型号、打印分辨率、打印内容的复杂程度(如是否包含大量图形、图像)、纸张类型等。 - **打印幅面**:打印机可处理的打印幅面包括A4和A3两种,对于个人家庭用户或者规模较小的办公用户来说,使用A4幅面的打印机即可满足日常打印需求,如打印文档、照片、作业等。A4幅面纸张的尺寸为210mm×297mm,是最常见的办公用纸尺寸。对于使用频繁或者需要处理大幅面的办公用户或者单位用户来说,如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建筑公司等,可能需要考虑选择使用A3幅面的打印机。A3幅面纸张的尺寸为297mm×420mm,能够打印更大尺寸的图纸、海报、宣传册等文档,提供更广阔的展示空间。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打印机可以支持更大的打印幅面,如A2、A1甚至更大,但这些打印机通常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特定的专业领域。 - **打印可操作性**:在打印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如何更换打印耗材、如何让打印机按照指定要求进行工作,以及打印机在出现各种故障时该如何处理等问题。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普通用户必须考虑打印机的可操作性,即设置方便、更换耗材步骤简单、遇到问题容易排除的打印机,是普通大众的选择目标。例如,一些打印机具有直观的操作面板,用户可以通过面板上的按钮和显示屏轻松设置打印参数,如打印份数、打印质量、纸张类型等;在更换耗材方面,设计合理的打印机可以让用户方便地更换墨盒或硒鼓,并且有清晰的指示说明;对于常见的打印机故障,如卡纸、缺墨等,打印机应能够提供明确的错误提示和解决方法,帮助用户快速解决问题。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打印机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减少因操作不当或故障排除困难而带来的困扰。 - **纸匣容量**:纸匣容量指标表示打印机输出纸盒的容量与输入纸盒的容量,即打印机到底支持多少输入、输出纸匣,每个纸匣可容纳多少打印纸张。该指标是打印机纸张处理能力大小的一个评价标准,同时还可间接说明打印机自动化程度的高低。较大的纸匣容量意味着打印机可以一次性容纳更多的纸张,减少用户频繁添加纸张的次数,提高打印工作的连续性。例如,一些高端办公打印机的输入纸盒容量可以达到几百页甚至上千页,适合需要大量打印文档的办公室环境;而一些小型家用打印机的纸匣容量可能相对较小,通常在几十页到一百多页之间。此外,具有多个纸匣的打印机还可以方便用户同时存放不同类型的纸张(如A4纸、A3纸、信封、照片纸等),并根据打印需求自动切换纸张类型,提高打印的灵活性和效率。 - **纸张处理能力**:若打印机同时支持多个不同类型的输入、输出纸匣,且打印纸张存储总容量超过10000张,另外还能附加一定数量的标准信封,则说明该打印机的实际纸张处理能力很强。使用这种类型的打印机可在不更换托盘的情况下,支持各不同尺寸的打印工作,减少更换、填充打印纸张的次数,提高打印机的工作效率。例如,在企业的集中文印中心或大型打印服务机构,需要处理各种不同尺寸和类型的纸张,强大的纸张处理能力可以确保打印机在长时间连续打印过程中保持高效运行,满足大量打印任务的需求。同时,良好的纸张处理能力还包括对纸张的适应性,如能够顺利处理不同厚度、不同质地的纸张,避免卡纸等问题的发生。 ### (二)激光打印机与喷墨打印机特有指标 1. **激光打印机特有指标** - **最大输出速度**:表示激光打印机在横向打印普通A4纸时的实际打印速度。从实际的打印过程来看,激光打印机在输出英文字符时的最大输出速度超过输出中文字符的最大输出速度,这是因为中文字符通常比英文字符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打印时间;在横向的最大输出速度大于在纵向的最大输出速度,这是由于打印机的机械结构和打印原理导致横向打印时纸张的移动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速度;在打印单面时的最大输出速度高于打印双面时的最大输出速度,因为双面打印需要打印机进行纸张翻转等额外操作,会耗费一定的时间。例如,一款激光打印机的单面A4纸英文字符最大输出速度可能为每分钟30页,而中文字符可能为每分钟20页;横向打印速度可能为每分钟35页,纵向打印速度可能为每分钟25页;双面打印速度可能为每分钟15页。 - **预热时间**:指打印机从接通电源到加热至正常运行温度时所消耗的时间。通常个人型激光打印机或者普通办公型激光打印机的预热时间为30s左右。预热时间是激光打印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在预热过程中打印机无法进行打印工作,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较短的预热时间可以让用户更快地开始打印任务,减少等待时间。例如,当用户急需打印一份重要文件时,如果打印机预热时间过长,可能会耽误工作进度。一些高端激光打印机采用了快速预热技术,能够将预热时间缩短到十几秒甚至更短,提高了打印机的响应速度。 - **首页输出时间**:指打印机输出第一张页面时,从开始接收信息到完成整个输出所需要耗费的时间。通常个人和普通办公激光打印机的首页输出时间都为20s左右。首页输出时间对于打印少量文档或单页文件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用户对打印机响应速度的感受。例如,在打印一份单页的紧急文件时,如果首页输出时间过长,用户可能会感到不耐烦。与喷墨打印机相比,激光打印机的首页输出时间通常较短,这是由于其打印原理和内部结构的差异导致的。一些高端激光打印机通过优化内部组件和数据处理流程,能够进一步缩短首页输出时间,提高打印效率。 - **内置字库**:若激光打印机包含内置字库,那么计算机就可以把所要输出字符的国标编码直接传送给打印机来处理,这一过程需要完成的信息传输量只有很少的几个字节,激光打印机打印信息的速度将增加。内置字库的存在可以减少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打印速度,尤其是在打印大量相同字符或常用字体文本时效果更为明显。例如,在打印一份包含大量宋体文字的文档时,如果打印机内置了宋体字库,计算机只需发送字符编码,打印机即可直接从内置字库中调用字体进行打印,而无需每次都传输字体的图形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打印效率。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激光打印机内置字库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高端打印机可能会内置多种常用字体字库,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打印需求。 - **打印负荷**:指打印工作量,这一指标决定了打印机的可靠性。这个指标通常以月为衡量单位,打印负荷多的打印机比负荷少的可靠性要高许多。例如,一款打印负荷为每月5000页的打印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稳定地处理每月5000页以内的打印任务,而不会出现频繁的故障或性能下降。如果超过打印负荷使用打印机,可能会导致打印机部件过度磨损,如硒鼓、定影器等,从而影响打印质量,增加卡纸等故障的发生率,甚至可能缩短打印机的使用寿命。企业或办公环境中使用频繁的打印机,应选择打印负荷较高的型号,以确保打印机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 **网络性能**:包括激光打印机在进行网络打印时所能达到的处理速度、在网络上的安装操作方便程度、对其他网络设备的兼容情况,以及网络管理控制功能等。在网络办公环境中,多台计算机可能需要共享一台打印机进行打印任务,良好的网络性能可以确保打印机能够高效地处理来自不同计算机的打印请求,避免出现打印队列堵塞、打印延迟等问题。例如,支持高速网络连接(如千兆以太网)的打印机能够更快地接收和处理打印数据;易于安装和配置的网络打印机可以让管理员轻松地将其添加到网络中,并为用户设置打印权限;良好的兼容性可以保证打印机与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 OS、Linux等)和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正常协作;而强大的网络管理控制功能则允许管理员远程监控打印机的状态(如墨粉余量、纸张剩余量、打印任务进度等)、管理打印队列(如暂停、取消、优先处理某些打印任务等),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便利性。 2. **喷墨打印机特有指标** - **输出效果**:指打印质量,该指标是彩色喷墨打印机在处理不同打印对象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效果,这是挑选彩色喷墨打印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输出效果包括色彩还原度、图像清晰度、细节表现等方面。高质量的喷墨打印机能够准确地还原图像和文档中的颜色,使打印出的照片色彩鲜艳、逼真,文档中的图表和图形清晰锐利。例如,在打印风景照片时,好的喷墨打印机可以将天空的蓝色、草地的绿色等颜色还原得非常自然,云朵的细节、树叶的纹理等都能清晰地呈现出来;在打印文本时,文字边缘清晰,不会出现模糊或锯齿现象。输出效果受到打印机的喷头技术、墨水质量、打印分辨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色彩数目**:色彩数目是衡量彩色喷墨打印机包含彩色墨盒数多少的一种参考指标,该数目越大,则打印机可以处理的图像色彩越丰富。常见的喷墨打印机有四色墨盒(青、品红、黄、黑)和六色墨盒(青、品红、黄、黑、浅青、浅品红)等配置。六色墨盒相比四色墨盒能够提供更细腻的色彩过渡和更丰富的色彩层次,尤其在打印照片时,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人物肤色的微妙变化、物体光影的层次感等。例如,在打印专业摄影作品或艺术画作时,六色墨盒打印机可以呈现出更逼真的色彩效果,满足对色彩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户需求。不过,色彩数目增加也会导致墨盒成本上升,用户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 - **打印噪声**:和激光打印机相比,喷墨打印机在工作时会发出噪声,该指标的大小通常用分贝来表示,在选择时应尽量挑选指标数目比较小的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喷头移动和墨水喷射的过程。噪声过大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环境,特别是在安静的办公室或家庭环境中,持续的打印噪声可能会干扰他人工作或休息。一般来说,普通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噪声在40分贝 - 60分贝之间,一些采用静音技术设计的喷墨打印机可以将噪声控制在40分贝以下,提供相对安静的打印环境。在购买喷墨打印机时,用户可以查看产品说明书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其噪声水平,或者在实体店实际体验打印机的工作噪声,选择符合自己对噪声容忍度的产品。 - **墨盒类型**:墨盒是喷墨打印机最主要的一种消耗品,有分体式和一体式两种类型。分体式墨盒能手动添加墨水,且长期保证质量,但价格较高。这种墨盒的优点是当其中一种颜色的墨水用完后,用户可以单独购买该颜色的墨水进行添加,而无需更换整个墨盒,相对更加经济环保。例如,对于经常打印彩色文档且某种颜色消耗较快的用户,分体式墨盒可以节省墨盒更换成本。然而,分体式墨盒的结构相对复杂,添加墨水时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并且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墨水泄漏或喷头堵塞等问题。一体式墨盒则不允许操作者随意添加墨水,因此它的重复利用率不高,但价格较便宜。一体式墨盒使用方便,当墨盒墨水用完后,直接更换新的墨盒即可,无需担心添加墨水的麻烦,但从长期使用成本来看,可能会比分体式墨盒更高,尤其是对于打印量较大的用户。用户在选择墨盒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打印需求、预算以及对墨盒操作的便利性要求。 ### (三)选购注意事项 1. **明确使用目的**:在购买打印机之前,首先要明确购买打印机的目的,也就是需要什么样的打印品质。如果很多家庭用户主要需要打印照片,那么就应该选择在彩色打印方面比较出色的产品,如照片型喷墨打印机或高端彩色激光打印机,这些打印机能够提供更鲜艳的色彩、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细节表现,满足家庭用户对照片打印质量的要求。用于办公商用的打印机,更注重文本打印能力,黑白激光打印机通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打印速度快、成本低廉、文本清晰锐利,适合处理大量的文档、合同、报告等办公文件。如果办公环境中偶尔也需要打印彩色宣传资料或图表等,彩色激光打印机或商用喷墨打印机则可以在保证文本打印质量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彩色打印能力。 2. **综合考虑性能**:每一款打印机都有其定位,某些打印文本能力更佳,某些则更偏重于照片的打印。在购买时,需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选择。例如,对于以文字处理为主的用户,如作家、编辑、学生等,应重点关注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分辨率和文字清晰度等文本打印性能指标;而对于摄影爱好者、设计师等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用户,则需要考虑打印机的色彩表现、色彩数目、输出效果等图像打印性能指标。同时,还要考虑打印机的其他性能,如打印幅面是否满足需求(如是否需要打印A3幅面的图纸或海报)、纸匣容量是否足够(根据打印量的多少)、是否具备双面打印功能(可节省纸张成本)等,综合权衡选择最适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打印机。 3. **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挑选打印机时必须关注的信息。一般而言,打印机销售商会许诺一年的免费维修服务,但打印机体积较大,运输和维修相对不便,因此最好要求打印机生产厂商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免费的上门维修服务。如果厂家没有办法或者无力提供上门服务,打印机一旦出现故障,用户可能需要将打印机送到指定的维修地点,这将花费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可能导致打印机长时间无法使用,影响工作或生活。在购买打印机时,了解厂家的售后服务网络覆盖范围、维修响应时间、维修技术水平以及是否提供备用打印机等服务内容,选择售后服务完善、可靠的品牌和产品,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4. **整机价格**:价格是选购的重要指标。尽管“一分价钱一分货”是市场经济竞争永恒不变的规则,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价格指标往往左右着他们的购买欲望。建议尽量不要选择价格太高的产品,因为价格越高,其缩水的程度也将越“厉害”。在选择打印机时,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实际需求来确定价格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打印机的性能、功能和质量,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同时,也要考虑打印机的长期使用成本,如墨盒或硒鼓的价格、纸张消耗等。一些低价打印机可能在购买时价格便宜,但后期耗材成本较高;而一些高价打印机虽然购买成本高,但在打印质量、速度和耗材成本方面可能具有优势,从长期来看可能更加经济实惠。因此,在考虑整机价格时,要综合权衡购买价格和长期使用成本。 5. **品牌**:国内打印机市场主流品牌包括惠普、佳能、兄弟、爱普生、三星、富士、施乐、OKI、理光、联想、奔图、京瓷、利盟、方正和戴尔等。这些品牌在打印机领域都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市场份额。不同品牌的打印机在产品质量、性能特点、技术创新、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惠普和佳能在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市场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产品涵盖了从家用到商用的各个领域,以稳定的质量、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兼容性著称;爱普生在喷墨打印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照片打印和大幅面打印领域表现突出;兄弟打印机以其高性价比和可靠的质量受到中小企业和家庭用户的喜爱;奔图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打印机品牌,在中低端激光打印机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产品在满足基本打印需求的同时,价格相对较为亲民。用户在选择打印机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对品牌的认知度、以往使用经验、产品性能需求以及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和适合自己的打印机型号。 ## 扫描仪 ### (一)类型与主要性能参数 1. **类型** - **平板式扫描仪**:又称为平台式扫描仪,这种扫描仪诞生于1984年,是目前办公用扫描仪的主流产品。它的工作原理是将需要扫描的文档或图片平放在扫描仪的玻璃平台上,然后通过扫描头在文档下方移动,逐行扫描文档内容,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在计算机中。平板式扫描仪的优点是扫描精度高,能够清晰地还原文档和图片的细节,适用于扫描各种类型的文件,如合同、报告、照片、书籍页面等。其扫描范围通常为A4或A3幅面,能够满足大多数办公和家庭用户的日常扫描需求。此外,平板式扫描仪操作简单方便,用户只需将要扫描的物品放置在平台上,盖上盖子,然后在计算机上启动扫描程序即可开始扫描。例如,在办公室中,员工可以使用平板式扫描仪快速将纸质文件转换为电子文档进行存档或共享;在家庭中,用户可以用它扫描老照片、孩子的绘画作品等,保存珍贵的回忆。 - **书刊扫描仪**:专门设计用于扫描书刊等装订成册的文档。它具有独特的V型扫描平台,可以将书刊打开并放置在平台上,扫描头能够自动适应书刊的弧度,从而实现对书刊页面的平整扫描,避免了因书刊装订造成的阴影和变形问题。书刊扫描仪通常具有较高的扫描分辨率和色彩深度,能够准确地还原书刊中的文字和图像内容。这种扫描仪主要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出版社等专业机构,用于数字化保存珍贵的书籍、文献资料等。例如,图书馆可以利用书刊扫描仪将古籍善本进行数字化处理,既方便了读者在线查阅,又有利于书籍的长期保存。 - **胶片扫描仪**:用于扫描胶片(如幻灯片、负片等),将胶片上的图像转换为数字格式。胶片扫描仪具有极高的扫描分辨率,能够捕捉到胶片上的微小细节和丰富的色彩层次,其分辨率通常在2400dpi - 4800dpi甚至更高。它采用特殊的光源和光学系统,能够准确地读取胶片上的影像信息,并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色彩校正和图像处理,以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胶片扫描仪主要面向专业摄影师、摄影工作室和电影制作公司等用户,用于将胶片摄影作品数字化,以便进行后期编辑、打印或在网络上展示。例如,专业摄影师可以使用胶片扫描仪将拍摄的幻灯片转换为数字图像,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精细的色彩调整和修饰,制作出高质量的摄影作品。 - **馈纸式扫描仪**:又称为滚筒式扫描仪,由于平板式扫描仪价格昂贵,便携式扫描仪扫描宽度小,为了满足A4幅面文件扫描的需要,于是推出了馈纸式扫描仪。它的工作方式是通过自动进纸装置将纸张逐页送入扫描仪内部进行扫描,扫描速度相对较快,适合批量扫描大量的文档,如办公室中的文件归档、银行的票据处理、企业的发票扫描等场景。馈纸式扫描仪的优点是扫描效率高,可以一次性处理多页文档,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然而,它的扫描精度相对平板式扫描仪略低,对于一些对图像质量要求极高的文档(如艺术画作、高质量照片等)可能不太适用。此外,馈纸式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可能会对纸张造成一定的磨损,因此对于一些脆弱或珍贵的纸张(如古籍、手稿等)不建议使用。例如,在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定期扫描大量的发票和财务报表,馈纸式扫描仪能够快速完成扫描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 **文本仪**:是一种专门用于识别和处理文本的扫描仪,它结合了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能够将扫描得到的文本图像快速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格式,如Word文档、TXT文件等。文本仪通常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处理速度,适用于需要大量处理文字信息的场景,如办公自动化、文档管理、图书馆数字化等。例如,在办公环境中,用户可以使用文本仪将纸质文档快速转换为电子文档,方便进行编辑、搜索和存储;图书馆可以利用文本仪将大量的书籍、报纸等文本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 **便携式扫描仪**: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在外出办公、旅行等场景中使用。它通常采用USB供电,可以直接通过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USB接口进行供电和数据传输。便携式扫描仪的扫描方式多样,有手动扫描(用户手持扫描仪在文档上移动进行扫描)和自动进纸扫描(类似于馈纸式扫描仪,但体积更小)两种类型。虽然便携式扫描仪在扫描精度和速度上可能不如平板式或馈纸式扫描仪,但它的便携性使其成为移动办公的理想选择。例如,销售人员在外出拜访客户时,可以使用便携式扫描仪将合同、名片等文件快速扫描并保存到电脑中,方便及时处理和共享信息。 - **扫描笔**:是一种超小型的扫描仪,外形类似笔状,便于携带和使用。它主要用于扫描文字和简单的图形,通过内置的OCR技术将扫描到的内容转换为文本信息,并可以通过蓝牙或USB连接将文本传输到其他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上。扫描笔适用于快速记录笔记、摘抄书籍内容、翻译外文等场景,尤其适合学生、记者、翻译人员等需要随时随地获取文字信息的用户。例如,学生在阅读书籍时可以使用扫描笔快速扫描并记录重要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用扫描笔快速记录采访内容,方便后续整理和撰写稿件。 - **高拍仪**: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办公设备,它集成了摄像头、扫描仪和文档管理软件等功能。高拍仪可以通过拍摄的方式快速获取文档、照片、实物等的图像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格式。它具有操作简单、拍摄速度快、图像清晰等优点,并且可以对拍摄的图像进行自动裁剪、纠偏、优化等处理。高拍仪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教育机构等领域,用于文件存档、证件识别、远程教学等场景。例如,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柜员可以使用高拍仪快速拍摄客户的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信息,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学校教师可以利用高拍仪将课堂板书、学生作业等拍摄下来,方便进行教学资料的整理和分享。 - **3D扫描仪**:能够对物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扫描和建模,获取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它通过发射激光、光线或超声波等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计算物体表面各点的距离和位置,从而构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3D扫描仪在工业设计、制造、文物保护、医学、影视特效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工业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3D扫描仪快速获取产品原型的三维数据,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修改和优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在文物保护领域,3D扫描仪可以用于对文物进行无损数字化建模,保存文物的原始形态和细节,方便研究和展示;在医学领域,3D扫描仪可以用于人体器官建模、口腔正畸等,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辅助。 2. **主要性能参数(以平板式扫描仪为例)** - **分辨率**:分辨率表示扫描仪对图像细节的扫描能力,即决定了扫描仪所记录图像的细致度,单位为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DPI数值越大,扫描的分辨率越高,扫描图像的品质越好。目前大多数扫描仪的分辨率为300 - 2400DPI。较低分辨率(如300DPI)适用于扫描一些普通文档,如日常办公文件、报纸文章等,这些文档对图像细节要求不高,较低分辨率可以在保证基本清晰度的同时,减少文件大小,提高扫描速度。中等分辨率(如600 - 1200DPI)则适合扫描一般质量的照片、书籍页面等,能够较好地还原图像的细节和文字的清晰度。而高分辨率(如2400DPI及以上)常用于扫描高质量的照片、艺术画作、珍贵文献等,能够捕捉到极其细微的图像细节,如照片中的发丝、画作中的笔触纹理等,但高分辨率扫描也会导致文件尺寸较大,扫描时间较长。例如,在扫描一幅油画作品时,为了能够在数字形式下完美呈现画作的每一个细节和色彩层次,可能需要使用2400DPI或更高的分辨率进行扫描。 - **色彩深度和灰度值**:较高的色彩深度位数可保证扫描仪保存的图像色彩与实物的真实色彩尽可能一致,且图像色彩会更加丰富。色彩深度通常用位(bit)来表示,常见的有24位、36位、48位等。24位色彩深度可以显示约1670万种颜色,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图像的扫描需求;36位和48位色彩深度则能够提供更丰富、更细腻的色彩过渡,适用于扫描专业摄影作品、艺术画作等对色彩要求极高的图像。灰度值是进行灰度扫描时对图像由纯黑到纯白整个色彩区域进行划分的级数,编辑图像时一般都使用8bit,即256级,而主流扫描仪通常为10bit,最高可达12bit。较高的灰度值可以使灰度图像在黑白之间呈现出更平滑的过渡,在扫描黑白照片、素描等灰度图像时能够更好地还原图像的层次感和细节。例如,在扫描一幅黑白老照片时,10bit或12bit的灰度值可以使照片中的阴影部分和高光部分过渡更加自然,人物的面部轮廓和衣物纹理等细节更加清晰。 -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扫描图像的设备,相当于人的眼睛。目前使用的感光元件有光电倍增管、电荷耦合器(CCD)和接触式感光元件(CIS或LIDE)3种。CCD是市场上主流扫描仪所采用的感光元件,它具有灵敏度高、色彩还原准确、动态范围大等优点,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扫描图像。CCD扫描仪在扫描彩色图像时,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各种颜色的细微差别,并且在低光照条件下也能较好地工作。然而,CCD扫描仪的体积相对较大,成本较高。市场上600DPI×1200DPI扫描仪几乎都采用CIS作为感光元件。CIS感光元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等优点,但其扫描精度和色彩还原能力相对CCD略逊一筹,动态范围也较小。CIS扫描仪在扫描一些对图像质量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文档时表现尚可,但在扫描高质量照片或艺术作品时可能无法达到CCD扫描仪的效果。光电倍增管则是一种高性能的感光元件,主要应用于高端扫描仪和专业胶片扫描仪中,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噪声,能够提供非常高的扫描质量,但价格昂贵,设备体积也较大。 - **扫描仪的接口**:扫描仪的接口通常分为SCSI、EPP和USB三种。SCSI接口是一种早期广泛使用的高速接口,它具有传输速度快、性能稳定等优点,但需要在计算机中安装专门的SCSI卡,安装和配置较为复杂,而且SCSI卡价格较高,目前在扫描仪中的应用已经逐渐减少,主要用于一些高端专业扫描仪。EPP接口是一种并行接口,其传输速度相对较慢,性能也不如SCSI和USB接口,但它的优点是兼容性好,几乎所有的计算机都支持EPP接口,不过随着USB接口的普及,EPP接口的扫描仪也越来越少。USB接口速度快,使用更方便(支持热插拔),用户只需将扫描仪通过USB线连接到计算机上,计算机即可自动识别并安装驱动程序,无需重新启动计算机。USB接口已经成为目前扫描仪的主流接口,一般家庭用户可选购USB接口的扫描仪,它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扫描需求,并且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用性强。 ### (二)选购注意事项 1.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类型** - **如果经常用来扫描文章**:那么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手持式扫描仪较合适。手持式扫描仪操作灵活,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对文章进行扫描。虽然其扫描精度可能不如平板式扫描仪,但对于一般的文章扫描,如学生扫描学习资料、记者扫描采访笔记等,其精度已经足够。而且手持式扫描仪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高,适合对扫描质量要求不是特别高、注重便携性和经济性的用户。例如,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可以使用手持式扫描仪快速扫描感兴趣的文章段落,方便后续整理和学习。 - **购买光学分辨率在1200DPI之上的扫描仪**:使用分辨率和色彩深度在这个档次的扫描仪,通过艺术级的照片打印机所打印出的照片与相馆制作出的照片几乎没有区别。1200DPI及以上的分辨率能够捕捉到照片中的丰富细节,如人物的皮肤纹理、景物的细微特征等,再配合较高的色彩深度(如36位或48位),可以准确地还原照片的色彩和层次感。当与高质量的照片打印机配合使用时,能够输出与专业相馆相媲美的照片效果,满足摄影爱好者、设计师等对照片扫描和打印质量有较高要求的用户需求。例如,摄影爱好者可以使用这样的扫描仪将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打印出高质量的作品用于展示或收藏。 - **传送速度为USB 2.0的扫描仪已成为市场的主流**:要想使用最适宜的传送速度进行扫描,还必须配套带有USB 2.0接口的计算机。USB 2.0接口的传输速度理论最大值为480Mbps,实际传输速度能够满足大多数扫描仪的扫描数据传输需求,能够快速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存储。如果计算机没有USB 2.0接口,可能会导致扫描速度变慢,影响扫描效率。在购买扫描仪时,确保计算机具备相应的接口,以充分发挥扫描仪的性能。同时,如果计算机支持USB 3.0接口,也可以考虑选择USB 3.0接口的扫描仪,它能够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进一步提高扫描工作的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USB 3.0接口的扫描仪价格可能会略高于USB 2.0接口的产品。 2. **主流品牌**:主流的扫描仪品牌有惠普、爱普生、松下、佳能、富士通、方正、中晶、柯达、明基、虹光、汉王、联想、德意拍、蒙恬、清华同方、紫图和紫光等。这些品牌在扫描仪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产品在质量、性能、扫描精度、色彩还原、易用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惠普扫描仪以其广泛的产品线、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兼容性著称,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爱普生在扫描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其扫描仪在色彩还原和图像细节处理方面表现出色,尤其适合扫描照片和艺术作品;佳能扫描仪则以操作简单、功能实用和外观设计精美受到用户的喜爱;中晶是国内知名的扫描仪品牌,其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适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在选择扫描仪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使用需求、对品牌的信任度以及以往的使用经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扫描仪品牌和型号。 ## 十、摄像头 ### (一)认识与选购注意事项 1. **认识摄像头**:摄像头作为一种视频输入设备,广泛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实时监控等方面,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主要用于视频聊天、环境(家庭、学校和办公室)监控、幼儿和老人看护等。在视频聊天中,摄像头可以让用户与远方的朋友、家人或同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捕捉用户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增强沟通的真实感和互动性。在环境监控方面,摄像头可以安装在家庭、办公室、商店等场所,实时监控室内外的情况,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例如,在家庭中,摄像头可以安装在门口或客厅,用于监控来访人员和家庭安全;在办公室,摄像头可以用于监控办公区域,防止盗窃和违规行为。在幼儿和老人看护中,摄像头可以让家长或监护人随时观察幼儿或老人的情况,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摄像头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选购注意事项** - **感光元件**:分为CCD和CMOS两种,成像水平和质量高于CMOS,但价格较高,常见的摄像头多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CMOS作为感光器。CCD感光元件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色彩还原准确等优点,能够在低光照条件下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并且图像的细节和清晰度表现出色。在一些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专业领域,如安防监控、广播电视等,CCD摄像头仍然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CMOS技术的不断发展,CMOS感光元件在成像质量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具有成本低、功耗小、集成度高的优势,逐渐成为消费级摄像头市场的主流选择。现代的CMOS摄像头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能够提供清晰、流畅的视频画面,满足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如视频聊天、家庭监控等。 - **像素**:像素值是区分摄像头好坏的重要因素,市面主流摄像头产品多在200万像素值左右,在大像素的支持下,摄像头工作时的动态分辨率可以达到1920×1080像素(即1080P高清)。较高的像素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细腻的图像细节,使视频画面更加逼真。例如,在视频聊天中,高像素摄像头可以让对方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部表情、头发丝等细节;在监控场景中,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物体和人物特征。然而,像素并不是唯一决定摄像头成像质量的因素,还需要考虑感光元件、镜头质量、图像处理算法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一些低像素但采用优质感光元件和镜头的摄像头,其成像效果可能比高像素但其他配置较差的摄像头更好。 - **镜头**:摄像头的镜头一般是由玻璃镜片或者塑料镜片组成,玻璃镜片比塑料镜片成本贵,但在透光性以及成像质量上都有较大优势。玻璃镜片能够更准确地聚焦光线,减少光线的散射和失真,从而提供更清晰、更锐利的图像。在低光照条件下,玻璃镜片的优势更加明显,能够让更多的光线通过,提高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而塑料镜片虽然成本较低,但透光性和成像质量相对较弱,容易出现图像模糊、色差等问题。在选择摄像头时,如果对图像质量有较高要求,建议优先选择采用玻璃镜片镜头的产品,尤其是在需要在较暗环境下使用摄像头的情况下,如夜间监控等。 - **最大帧数**:帧数就是在1s时间里传输图片的张数,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值越大,显示的动作越流畅。主流摄像头的最大帧数为30fps,这个帧数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视频应用的需求,如视频聊天、网络会议等,提供相对流畅的视频画面,不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然而,对于一些对动态画面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游戏直播、高清视频录制等,可能需要更高的帧数。例如,一些游戏主播为了给观众呈现更流畅的游戏画面,会选择最大帧数为60fps甚至更高的摄像头,这样在快速移动游戏角色或场景切换时,画面能够更加顺滑,减少残影和模糊感,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 - **对焦方式**:主要有固定、手动和自动3种。手动对焦通常是需要用户对摄像头的对焦距离进行手动选择,通过旋转镜头上的对焦环或在软件中调整对焦参数来实现。手动对焦的优点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精确控制对焦位置,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景,如拍摄微距物体或需要突出特定主体的画面。但手动对焦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对于不熟悉摄影的普通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自动对焦是由摄像头对拍摄物体进行检测,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驱动镜头的镜片进行对焦。自动对焦功能使用方便,能够快速适应不同距离的拍摄对象,始终保持画面清晰,非常适合日常视频聊天、监控等场景,用户无需手动调整对焦,摄像头可以自动跟踪人物或物体的移动,确保画面始终处于清晰状态。一些高端摄像头还具备智能对焦功能,能够根据场景变化和用户需求自动切换对焦模式,提供更加便捷和高质量的对焦体验。 - **视场**:视场代表着摄像头能够观察到的最大范围,通常以角度来表示,视场越大,观测范围越大。视场角度的大小决定了摄像头能够覆盖的区域大小,例如,在家庭监控中,如果需要监控较大的房间或门口区域,就需要选择视场角度较大的摄像头,以确保能够全面监控到目标区域,避免出现监控死角。常见的摄像头视场角度在60° - 120°之间,一些广角摄像头的视场角度可以达到180°甚至更大,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视场角度越大,图像边缘的变形可能会越明显,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和需求权衡视场范围和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 - **主流品牌**:主流的摄像头品牌有罗技、蓝色妖姬、微软、乐橙、中兴、双飞燕、Wulan、纽曼、台电、彗星、爱耳目、联想、天敏和爱国者等。这些品牌在摄像头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产品在质量、性能、功能、兼容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例如,罗技是知名的电脑周边设备品牌,其摄像头产品以高品质、高清晰度和稳定性著称,在视频会议、直播等专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微软摄像头与Windows系统的兼容性良好,并且在软件功能和用户体验方面有一定优势;乐橙是专业的智能家居品牌,其摄像头在智能安防监控方面表现出色,具备智能报警、云存储等功能;蓝色妖姬摄像头则以时尚的外观设计和多样化的功能吸引消费者,适合追求个性化的用户。用户在选择摄像头品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预算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度来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摄像头品牌和型号。 ### 声卡 - **功能**:计算机中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设备,自身不能发声,需与音箱配合。 - **工作原理**:接收音频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音箱将声音以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表现出来。 - **分类** - **内置声卡** - **集成声卡**:集成在主板上的音频芯片,处理音频信号时不依赖CPU,可保证声音播放质量且节约成本,是主流类型。 - **PCI声卡**:通过PCI总线连接计算机,有独立音频处理芯片,负责音频信号转换,减少CPU资源占有率,结合音频处理软件可处理几乎所有音频信息,适合对声音品质要求较高的用户,分为PCI和PCI-E两种类型。 - **外置声卡**: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具有使用方便、便于移动等优点,通常集成了解码器和耳机放大器,音质比内置声卡更好,价格也更高。 ### 网卡 - **功能**:帮助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中。 - **类型** - **有线网卡** - 集成在主板上的网络芯片,即集成网卡。 - 由网络芯片、网线接口、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PCI网卡。 - 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可插在计算机USB接口中使用的USB网卡。 - **无线网卡**:在无线局域网的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下通过无线连接网络进行上网使用的无线终端设备,主要有安装在主板上的和无线USB网卡两种。 ### 投影仪 - **功能**:可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能通过不同接口与计算机和摄像机等相连接并播放相应视频信号。 - **分类** - **家用投影仪**:主要针对画面进行优化处理,亮度在1000 lm左右,对比度较高,投影画面宽高比多为16:9,视频端口齐全,适合播放电影和高清晰电视,适合家庭用户使用。 - **商务投影仪**:质量低于2kg,体积小、质量轻、移动性强,是传统灯机和大中型投影仪的替代品,适合移动商务用户在进行移动商业演示时使用。 - **微型投影仪**:外观更小巧,将传统投影仪精巧化、便携化、微小化、娱乐化、实用化,具有商务办公、教学、代替电视等功能。 - **工程投影仪**:投影面积更大、距离更远、光亮度很高,一般支持多灯泡模式,能更好地应对大型多变的安装环境,适用于教育、媒体和政府等领域。 - **教育投影仪**:定位于学校和企业应用,采用主流分辨率,亮度在2000 lm - 3000 lm,重量适中,散热和防尘较好,适合安装和短距离移动,功能接口丰富,容易维护,性价比相对较高,适合大批量采购。 - **影院投影仪**:更注重稳定性,强调低故障率,散热性能、网络功能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表现出色,亮度一般可达5000 lm以上,高者可超过10000 lm,体积庞大,质量重,通常用于剧院、博物馆等特殊场所。 ### 耳机 - **功能**:计算机的音频输出硬件,优点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还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人有帮助。 ### 路由器 - **功能**: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实现计算机联网。 - **网络接口** - **WAN口**:用于连接外部网络,如ADSL、DDN、以太网等各种接入线路。 - **LAN口**:用来连接内部网络,主要与局域网络中的交换机、集线器或计算机相连。 - **类型**:宽带路由器在紧凑的箱子中集成了多种功能,包括路由器、防火墙、带宽控制和管理等,还集成了10/100 Mbit/s宽带的以太网WAN接口和内置多口10/100 Mbit/s自适应交换机,方便多台机器连接内部网络与因特网,应用广泛,现在多数路由器都具备有线和无线连接功能。 ### 国产CPU - **龙芯**:由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2002年10月诞生的“龙芯1号”是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从2001年以来共开发了1号、2号、3号三个系列处理器和龙芯桥片系列,在政企、安防、金融、能源等应用场景得到广泛应用。龙芯1号系列为32位低功耗、低成本处理器,主要面向低端嵌入式和专用应用领域;龙芯2号系列为64位低功耗单核或双核系列处理器,主要面向工控和终端等领域;龙芯3号系列为64位多核系列处理器,主要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等领域。目前龙芯主要采用MIPS架构,有自有的指令集。 - **兆芯**: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联合合作伙伴研发最新国产X86的兆芯处理器。兆芯在收购了VIA后拥有了来自VIA的各项专利,包括X86。目前兆芯的性能不算强,单核尤其弱,但总体多核性能已经达到INTEL i5七代CPU的性能。 - **申威**:申威处理器或申威CPU,简称“SW处理器”。SW1600处理器是江南计算所研制申威系列的第三代处理器,拥有16个RISC处理核,浮点高达140GFLOPS,是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与江南计算所合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应用于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 - **海光**:中科海光是AMD和曙光成立的合资公司,海光的CPU目前拥有来自AMD的zen架构授权,海光可以在高级层面上对zen架构进行修改和定制,加入了我国自己发布的SM2、SM3、SM4加密算法等。 - **海思**:主要由华为主导,使用的是ARM的授权。目前作为手机CPU的麒麟系列性能基本处在第一梯队,华为还将ARM带入了电视(鸿鹄)、服务器(鲲鹏CPU)等领域。 ### 多功能一体机 - **基础功能**:打印技术是多功能一体机的基础功能,复印和接收传真功能的实现都需要打印功能支持。 - **分类**:根据打印方式分为“激光型产品”和“喷墨型产品”两大类。喷墨型多功能一体机价格较便宜,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实现彩色打印,但使用时的单位成本较高;激光型多功能一体机价格较贵,多为黑白打印,但使用时的单位成本较低。
admin
2025年3月24日 19:54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